三沙市医院首次成功救治潜水病患者

23.08.2014  09:34

三沙市医院首次成功救治潜水病患者
治潜水病无需再回海南岛

 

  本报海口8月22日讯(记者彭青林 通讯员刘琨)“多亏了市政府和医院组织救治,救回我一条命。”鸭公岛渔民陈志苗今天中午走出三沙市人民医院时说。他成为该院新建高压氧舱成功救治的首例患者,由此也改写了以往三沙居民潜水病救治时须转回海南本岛的历史。

 

  潜水病又称“减压病”,一般是潜水作业人员上浮过快,溶解在体液中的气体无法及时析出导致,在三沙渔民中比较常见,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昨天,陈志苗在鸭公岛海域潜水作业时不慎患上这种病,一度重度昏迷,情况十分危险。

 

  获悉情况后,三沙市委、市政府紧急组织救治。今天凌晨1时30分,搭载患者的渔船驶入永兴岛码头,医务人员迅速将患者送往市人民医院施行救治。

  该院高压氧舱技术员陈洪强表示,高压氧舱是治疗潜水病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模拟水下压力环境逐渐减压,帮助患者体液中多余的气体正常析出。时间是救治的另一个关键,患者一旦患上潜水病,必须尽快送至高压氧舱救治。

 

  据陈洪强介绍,三沙市这套高压氧舱设备建成前,患潜水病的渔民都要用飞机送往海南岛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治疗;更早以前,交通不便,潜水病成为渔民生命的一大威胁。“现在岛上有了高压氧舱,在三沙市就可以救治了。”他高兴地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

 

  到今天中午,经过数个小时的高压氧舱治疗,陈志苗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已经出院回家休养了。

 

  据悉,该院的这套新建高压氧舱设备达到了我省先进水平:分两个舱室,最多容纳6人,且两舱压力不同,满足同时救治不同阶段患者的需求。随着高压氧舱等一批设备的建成,三沙市居民距离“大病不出岛”的目标越来越近。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