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国学汉语人数越来越多 对接中国发展红利
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没想到这次有这么多考生报名,我们真是应接不暇啊。”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以下简称莫语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凤英告诉人民日报记者,由莫语大孔子学院承办的莫斯科地区2016年度首次汉语水平考试收到680多份申请,比去年参考人数最多的一次还多出了30%。
近年来,中俄两国人文领域交流突飞猛进,连续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等重大活动,打通了民间交往的高速路。实现民心相通,突破语言关是第一要务。自2006年国家汉办在俄设立首家孔子学院以来,俄民间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报名学习汉语的民众与日俱增。
莫语大孔子学院俄方院长谢列兹尼奥夫告诉记者,在众多学习汉语的学生中,让他印象颇深的是一位年近50岁的家庭主妇。这位主妇因喜爱茶艺与汉语结缘,结果爱上了汉语,也深深迷恋上中国文化,一路从初级班学到高级班,结业时已成为一名职业汉语翻译。谢列兹尼奥夫说,“汉语有种神奇的魅力,一旦喜欢上就再也放不下”。
贝蒂娜—冯阿尼姆中学是德国柏林第一所把汉语列入第二外语选修项目的学校,即学生在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后,可在法语、拉丁语和汉语中选修一门作为第二外语,自2007年以来已有9年历史。“我从2008年开始成为这里的汉语老师。目前,全校有超过100名学生选修汉语。”该校汉语老师卡特琳·维特克说。
“这是我学习汉语的第五年,我觉得选修汉语是我做的无比正确的选择。我喜爱中国文化,学习汉语让我懂得了很多。”学生佐伊打开自己厚厚的资料夹,向记者展示她平时抄录的汉语语句。“贝蒂娜—冯阿尼姆中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德国普通工薪家庭,尽管他们大多没去过中国,但现在都深深爱上了汉语,爱上了中国文化。”外派到该校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郭永红告诉记者。该校校长拉尔夫·海特曼介绍说,柏林市政府为学校提供了专项经费购买汉语课的各项教具。去中国的交换学生能够从市政府和联邦政府层面得到资助,学校也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在师资方面,学校向中国国家汉办申请派遣中国老师,与德国老师一同教学,以保证汉语教学的权威性。
喀麦隆姑娘祖丽娅图的汉语名叫周丽彤,她是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的第二届汉语教师毕业生。位于喀麦隆北部的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于2008年开设了汉语系。目前,已经培养了186名喀麦隆本地汉语教师,今年还将有30多名毕业生。其中,100多位学生被分配到了80多所公立中学任汉语教师。在喀麦隆,教师待遇和公务员相当,收入中等偏上。祖丽娅图目前在喀麦隆勒布莱将军高中带两个班的汉语课,100多名学生都非常喜欢汉语,这让她非常开心。不过,她心里还有更大的梦想,就是申请到中国读博士,希望未来能到喀麦隆的大学里教汉语。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一家书店的橱窗里,一本汉语教材被摆放在最显眼处。店员约翰告诉记者,书店总是把卖得最好的书摆放在显眼位置,橱窗里摆放的汉语教材很受欢迎,进货不久就卖出了20多本。
近年来,随着中澳两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澳大利亚人了解中国的愿望日益强烈,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兴趣也随之日渐浓厚。中国国家汉办在澳大利亚建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当地打造了一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民众进行汉语学习。
1987年,澳大利亚政府首次制定并公布了“国家语言政策”,建议澳大利亚人掌握除英语以外的另一门语言,并建议将汉语等9种语言作为推广教学语言。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呼吁将亚洲语言作为中小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所有学生都应在被列为优先的4种亚洲语言中选择一种学习,汉语即是其中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也非常重视派遣学生到亚洲国家学习、实习。2014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新科伦坡计划”试点项目启动,预计在5年内投资1亿澳元(1澳元约合4.94元人民币)资助本国大学生到亚洲国家学习、实习。2015年,共有515名澳大利亚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今年计划将有899名澳大利亚学生赴中国学习,中国成为最受澳大利亚学生欢迎的亚洲留学目的地。“目前,汉语已经走进了700多所澳大利亚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汉语的学生约有16万。”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教育公参徐孝向记者介绍。
为加深对中国的认识,促进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交流,美国积极推进汉语教育。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2020年计划”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汉语。根据美国外语教育委员会统计,目前全美有4000多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开设了汉语课程,汉语已经成为西班牙语和法语之外美国学生学习的第三大外语。
华美协进社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为美国中小学教师开设了中国文化和历史课程,其汉语课程的学分被纽约市教育局所认证,一直延续至今。目前,纽约公立学校共开设了44个中英双语教育项目,近60所公立学校和十几所私立学校提供中文课程。华美协进社社长兼总裁贺志明对记者说,近年来,随着中美关系日益密切,汉语成为纽约职场语言“新宠”,成为纽约市仅次于西班牙语的最流行外语,许多学校将其纳入基础教育体系。除大学和中学外,中文教学开始在小学阶段盛行。纽约一些小学主动增聘中文老师,设置中文和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以吸引学生。有些学校则是家长向校方极力争取,要求提供中文教学。
走进多国教育考试体系
俄罗斯政府和教育界非常重视培养和储备汉语人才。2013年10月,汉语成为首个被纳入俄奥林匹克竞赛的亚洲语言。2015年7月,俄政府宣布从2016年起正式试行将汉语作为国家统一考试科目。同年10月,来自俄16个联邦主体、8至11年级的约3000名学生参加了首次国家统一考试的汉语测试。俄联邦教育与科学监督局表示,2016年将再次举行汉语科目测试。
目前,俄大中小学都在积极着手开设汉语课程,全俄境内有17个联邦主体的60个教育机构教授汉语,中小学学习汉语的学生总数超过4000人。俄副总理戈洛杰茨表示,为进一步完善汉语教学,政府计划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汉语教科书。谢列兹尼奥夫指出,汉语加入国家统一考试将大大促进各校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将为高校选拔优质学生提供渠道,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俞国养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喀麦隆汉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去年孔子学院学生数量达9500人,今年已突破1万人,在喀全国所有的10个大区开设了20多个教学点,且数量仍在增加。汉语教学于2012年被纳入喀麦隆国民教育体系,几年来已发展成为当地非常受欢迎的课程。
俞国养表示,喀麦隆汉语教学体系比较完善,形成雅温得、杜阿拉、马鲁阿三大城市“铁三角”。目前,喀麦隆中等教育部正在制订汉语教学大纲。孔子学院还在喀麦隆当地电台制作了3档汉语节目,建立了就业信息平台,仅去年就向中资企业推荐了约100名学生,甚至周边国家的中资企业也会来喀麦隆招聘汉语人才。由于当地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较为突出,汉语学生“好就业”成为汉语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仅是喀麦隆,2015年,汉语也被南非基础教育部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驻南非使馆教育组负责人宋波表示,2016年将在南非豪登省20所中学进行汉语教学的先行先试工作,目前已有10所学校、27个班级开课,年底前20所学校将完成开课。南非基础教育部部长莫采卡表示,将在试点基础上稳步推广汉语教学,并期待南中两国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开展更为广泛务实的合作。
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课堂)主任陆志雷向记者表示,目前汉语教学先行先试工作覆盖了公立、私立各类型学校,有的中学1至7年级全部开设汉语课。今年下半年还将专门配备老师负责当地教师培训。陆志雷说,在南非汉语推广的另一个特点是走进政府机关和企业,目前已在南非外交部、贸工部、科技部、基础教育部进行了汉语培训课,今年4月还将在内政部开课。从政府工作人员到普通民众,汉语学习的温度正在上升。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推动下,中国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水平考试从2014年起正式纳入昆士兰州高中毕业证书认证体系。昆士兰州学生想要获得高中毕业教育证书,需要通过选修课程获得至少20学分。学生们进行汉语学习并通过等级测试,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治向记者介绍,汉语水平考试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三方面测试,考试共分6级,1级为起始等级。在昆士兰州,学生通过2—4级考试可获得1学分,通过5、6级考试可获得2学分,累计最多可获得7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3,可见汉语水平考试已成为当地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转学到澳大利亚其他州,所修学分也可转化为该州教育体系中的相应学分。
陈治对记者说,考级与学分之间的转化大大激发和鼓励了孩子们学习汉语、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热情,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成就感。这显示出澳大利亚政府对开展汉语教学的支持,也反映出澳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
昆士兰州教育培训部的公告显示,该州政府支持当地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鼓励更多孩子学习汉语。据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昆士兰州共有83所小学、34所初中和12所高中开设了汉语课程。昆士兰州政府相信,学习外语能给孩子们的未来开启更多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全球化趋势。学校有责任帮助孩子们提高外语能力,了解多元文化,做好准备成为世界公民。
更好对接中国发展红利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俄双边合作全面深入展开,俄罗斯汉语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为了把握这一契机,很多俄高校非汉语专业学生纷纷报名参加汉语培训班,更有不少上班族也抓紧业余时间力求掌握汉语这项新技能。谢列兹尼奥夫说,对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掌握汉语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助力之一,“不论白天工作多繁忙,他们来上课时都会聚精会神认真听讲”。
柏林市赖尼肯多夫区政府文教主管卡特琳·舒尔茨—伯恩特对记者表示,鼓励学生学习汉语,不仅仅为了要学会汉字,了解中国文化,更因为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地位。“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德两国人民通过语言交流理解对方,就有更多机会彼此交流观点,交换想法。这为换位思考提供了可能,也为双方友谊打下坚实基础。”
喀麦隆马鲁阿大学汉语教师杜迪认为,汉语专业在喀麦隆炙手可热并非偶然。喀麦隆与中国关系日趋紧密,“更好地了解中国”是一个趋势。同时,去中国留学也比去欧美国家更便捷,学习汉语在找工作时也更容易,因此越来越多喀麦隆人选择学汉语。
去年9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英教育伙伴关系框架》,促进中英教育领域各方面合作。作为该框架的一部分,双方的旗舰项目“留学中国计划”及“英国未来计划”成为英国学生赴华的重要平台。其中“英国未来计划”作为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2020年前累计输送超过8万名英国年轻人赴华交流或参与实习。
早在2014年9月,英国就规定英格兰地区小学学生从3年级开始必须选修外语,汉语为可选语言之一。同年,英国文化协会出台《面向未来的语言》特别报告,报告称,外语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将危及英国“未来的繁荣和国际地位”,呼吁有关政策制定部门高度重视外语教育,将外语与传统主干课程(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一视同仁,把包括汉语在内的更多外语列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大纲,并要求企业界加强对雇员外语能力的培训等。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对英国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程度,《面向未来的语言》这一报告将除英语之外的世界主要语言排列座次,汉语名列第四。
2015年9月,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访华时宣布,英国将设立一个专项基金,扩大英国学校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奥斯本还在《旁观者》杂志撰文称:“我希望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学习一门将帮助他们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经济中取得成功的语言,汉语是重要语言之一”。
伦敦摄政大学校长库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语言教学是英国大学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摄政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学教育国际化,汉语已经成为外语教学最为重要的语种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时下英国包括不少私立学校在内的学校已开始教授汉语。汉语之所以在英国落地扎根,是因为英国看中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为其带来的发展机遇。懂汉语无疑可以更好地与中国打交道,更顺畅、更有效地吸引中国的投资,无障碍地从与中国的经贸和人文交往中受益。英国文化协会首席执行官邓克然爵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向未来的语言》这一报告对世界语言的排序,是根据其在未来20年内,对英国经济、地缘政治、文化、教育、海外贸易、外交、安全事务等多方面的依存度和重要性排出的。汉语由默默无闻到现在一跃至第四,可见汉语对英国的非凡意义。
英国媒体指出,如果不赶紧适应中国是经济强国的势头,就会落后于其他国家,而学汉语是对接中国发展红利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