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学生登汉字听写大赛 3个月翻烂《现代汉语词典》

25.07.2014  11:54

      海中学生登听写大赛

      3个月内翻烂1700页的《现代汉语词典》,记下十万个词条

      “莨菪白醭”、“覗察”、“嬖臣荀彧”……在不少成年人眼里,这些汉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然而,这些词语却被一群初二的学生成功书写。

      近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在北京举行,掀起了一场汉字听写的热潮。由海南中学的5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代表海南省出征大赛。在比赛中,选手们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不俗的成绩。

      3个月翻烂《现代汉语词典

      据了解,自去年12月,海南中学接受代表海南出征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以来,为选出高水平的学生选手,海南中学在初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海选,并进行了3个月左右的培训及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淘汰。最终,综合学生的成绩排位,谢智愚、刘雨欣、吕浩宇、曾渲棋、周津羽、王卓等6名同学胜出,组成海南中学代表队。

      “时间很紧,从接到任务到组成队伍参加比赛,仅仅只有3个月的培训时间。”海南中学初中部语文科组教师吴昱是教练组的一员,全程参与了选手词库训练。“选手们要记下1700页的《现代汉语词典》,超过十万个词条。”

      那么如此短的时间里,选手们是如何记住大量词汇的呢?

      “无捷径可走,唯有实实在在地书写和记忆。”培训期间,选手们把1700多页的《现代汉语词典》看了无数遍。“字典都快被我们翻烂了”,选手们异口同声地说。

      为了在短时间内牢记如此之多的汉字,选手们发明了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刘雨欣喜欢通过文学名著来加强字词记忆,吕浩宇喜欢将字词归类,将地名、动植物、服装等各自区分来记,而曾渲棋则倾向联想记忆方法,“比如我要记住‘煤炱’,我就想到班上有个同学肤色很黑,叫他‘煤炱’。”

      赛场上的一次次感动

      吴昱告诉记者,来到北京后,在赛前采访中,我们的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以及有礼有节的言论举止给选手组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

      “选手组导演对选手进行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采访,评价说,海南中学代表队的孩子们天真活泼,敢于表达,擅长交流,是一支富有童心和热情的代表队。”吴昱说,“于我而言,我看到的更多是感动。”

      在个人晋级赛中,刘雨欣虽然感冒发烧,但依然带病上场,和其他32支代表队选手同台竞技中,表现突出,在三轮鏖战中击败三分之二的选手,虽无缘总决赛,但她镇定、智慧的表现受到大家一致称赞,纷纷竖起大拇指:“带病撑到现在,太不容易了,虽败犹荣。”

      谢智愚是公开赛的第一名,在复赛中被一个词语难住,没有机会再走下去。但他离开前,将自己精心准备许久的成语、释义等资料全部交给了有机会参加复活赛的刘雨欣。“这是我收集整理的资料,我没有完成使命,希望能帮队友走得更远。”

      “他们将比赛看作使命,没能走下去,他们很难过,可是他们最后都选择鼓励支持剩下的队友,带着他们的梦想走下去,让人感动。”吴昱说。

      领略汉字博大精深

      “对于自己在场上的表现并没有过多的遗憾。但那些不会写的词,提醒了我要更加注重祖国的汉字,注重祖国的文化,要更加注重对祖国文化的学习,不能让祖国文化的传承带就在自己这一代断裂。”比赛结束后,刘雨欣写下这样一段话。

      近年来,国人对汉字传承的危机感日益明显,在这个数码时代,一旦离开电脑,桌上一张纸,手里一支笔,要想完完整整地正确书写汉字,绝非易事。

      周津羽也表示,近年来,“提笔忘字”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让很多人重新认识方方正正的汉字的内涵和传承。“经过集中培训,我们约掌握六七千个词汇,识字量过万,但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字来说,不过沧海一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海无涯,以乐作舟,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真正地系统地学习汉字,这笔宝贵财富将使我受益终生。”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