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66公斤水果实重仅33公斤 海南水果坑客怎么破题?

14.03.2015  12:42

      原标题:买66公斤水果实重仅33公斤 水果坑客怎么破题?

      一家人春节期间高高兴兴到海南游玩,临走前专门在陵水猴岛景区门前买了66公斤芒果,没想到购买的水果重量竟然缩水一半,66公斤水果实际重量仅有33公斤。从浙江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袁女士不甘被骗,再一次到上次购买水果的摊位进行拍照取证,结果发现第二次购买的水果重量同样缩水了一半。最终在当地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袁女士拿回了两次买水果被摊贩多收的300多元现金,但买水果被“宰”的遭遇让袁女士一家人始终难以忘怀。

      水果重量缩水

      2月27日下午3时许,来自浙江杭州的袁女士和家人一起来到在陵水猴岛景区售票处门外的第一家水果摊位,买了66公斤芒果,购买价格每斤5元钱。袁女士的哥哥家人随后把这些芒果带回杭州的家中。

      袁女士家人对购买的水果进行称重,发现仅只有33公斤左右。还在陵水的袁女士得知情况后,专门拨打了12315进行投诉,并于3月2日下午又一次来到这家水果摊位拍照取证。袁女士同样以每斤5元的价格购买芒果时,水果摊主称重有7.8公斤,但袁女士仔细观察发现实重仅3.9公斤,当即提出异议。水果摊主表示如果按照3.9公斤计算,必须涨价到9元一斤的价格销售。很快陵水县工商局新村工商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把水果摊主带到工商所进行处理。最终水果摊主退还了300多元多收款。

      新村工商所林学芳所长告诉记者,该水果摊主的做法涉嫌欺诈,经工商部门协调,该摊主向袁女士当面道歉,退回了多收的水果钱。而该摊主辩解说是称重时看错了重量,才导致实重缩水一半。工商所已对该摊主进行警告,要求摊主写了责任保证书,如再出现类似事件将取消该水果摊主的经营资格。

      水果坑客常用三招

      在我省最大的水果集散地南北水果批发市场经营多年的水果摊主的陈先生向记者介绍,首先水果缺斤少两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些不法摊主会通过调高零位,在秤盘底部贴磁铁,或者用大秤盘换小秤盘等手段来克扣水果的重量。如果购买者自己不看秤,摊主可能会胡乱报一个重量,而且称重水果的速度非常快,顾客很难看清重量,缺斤少两现象甚至比较普遍。这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强行推广防作弊称具,同时购买者要注意看清重量,最好到附近的公平秤上称重一下,防止被坑。

      其次是明码标价非常重要,水果摊主往往会根据顾客穿着、是否外地口音等情形胡乱要价,一斤水果的价格甚至相差数10元。,而且可能会把一些低价位水果冒充高档水果进行销售,欺骗不认识水果品种的顾客,所以水果最好推行明码标价。最后是整箱水果重量不够。现在很多水果摊会销售5公斤、10公斤等一些重量的整箱水果,这些水果箱可能里面用很多填充物增加重量,或者是根本重量不足,所以购买者一定要慎重。

      三亚做法可借鉴

      今年1月份,三亚市天涯区专门召开了水果摊商户经营整治现场会,劝诫各商家务必诚信守法经营。三亚市质监局等部门专门免费向水果摊主发放了新一代防作弊秤,要求摊主不准出现一摊两秤现象。三亚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三亚发放的第二代防作弊秤标准很高,在原有的铅封基础上,对秤具外壳进行全封闭技术处理,一旦打开外壳,整台电子秤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废,非专用设备专业人士不可修复。三亚市政府对秤具的选用标准,远超国家标准。

      此外,三亚对水果坑客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如2014年12月14日,网友“歌手王芳”发微博吐槽,称在三亚购买了成箱的芒果和释迦,乘飞机回家后发现变成了成箱的木瓜。经查,该水果店主将以廉价水果谎称为高价水果的方式骗取该网友购买,并将消费额按50%的比例,现金支付给出租车司机现金“回扣”。最终,涉事出租车司机和其所在公司及管理人员分别受到处罚。涉事水果店被依法取缔,经营者涉嫌商业贿赂、诈骗,被处以20万元罚款、行政拘留,并被列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名单”。

      今年1月份以来,三亚水果市场坑客行为大大减少,水果市场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