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在海南落地多 藏品如何鉴定价值较为棘手

12.07.2015  11:16

      近年来越来越多民办博物馆在海南落地,国有博物馆加快转型升级——

      博物馆:

      会成岛屿文化新内核?

      在去年三亚天涯海角景区增设开放圣旨博物馆、万宁兴隆开设金陵博物馆、沉香博物馆等民间博物馆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海南各地筹建建设新博物馆的消息也不断传来,三亚数字博物馆、海口舍利子博物馆、南海博物馆……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正异军突起,为海南增添文化内涵的同时,丰富着一个旅游省份的景点产品体系。

      时代在变,传统旅游业如何因时而变,一座城市的品味以何来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呈现无疑是一支点睛之笔,它能否作为海岛文化的新内核,既传承展示历史文化的厚重,又能凝聚起海南旅游创新探索中的新的成效,都需要包括政府、民间协会组织、文博专家等在内的社会多层面的助推力。

      主题为先

      国有博物馆改建改造快步推进

      海口国兴大道省博物馆南侧,一幢新大厦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紧张忙碌地进行内部施工装修,这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省博物馆二期工程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对外开放。无疑,这对于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而言,都将带来一个新的好去处。

      省博二期,以其4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开馆后将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新态带来人们全新的体验?

      “规模大并不是成功打造一座博物馆的关键,最重要是要看主题、看内核。”省博物馆馆长丘刚表示。为此,省博邀请了国内颇具名气的一批文博专家来帮助把关评审,精心设计主题,避免形式散乱。参与主题设计的省文物局局长苏启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新省博二期拟定的主题方向很有特色,其以明代理论家丘濬《南溟奇甸赋》为题材蓝本,这首为海南开发而作的赋,以经世治国和经济学观点对海南岛当时的现实情景作了深刻而确切的概括,集中呈现出的是海南文化的自信。

      以诗赋的气脉贯穿省博二期的展览,正如《南溟奇甸赋》中以雄劲而气势磅礴的笔力,对海南岛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物产、历史发展、文化、经济、风俗习惯、人民生活情况等等所作的描述一样,展览所要带给人们的也是一种自豪奋发的激情。

      与省博二期一样,正在重新施工建设的民族博物馆的工作者们也在思索,在经历数十年办展经验的沉淀之后,新民博将以怎样的新貌吸引游人。

      位于五指山市的民族博物馆,也是我省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目前处于新馆内部装修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工,明年年初对外开放。目前其展陈大纲已通过专家评审。省民博负责人告诉记者,博物馆拟设计的主题是“衣被海南”,以黄道婆向黎族学习棉纺技艺的故事为线索牵引来展开,它的传播改变了世界,也是黎苗文化的生动体现,以此为文化符号,民博推出的民族民俗将给人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同时,民博还将开设黄花梨、沉香等专门展览。

      特色凸显

      新特色博物馆建设悄然兴起

      在琼海潭门镇,中心渔港附近的居民们为家乡小镇新将开建的一项工程而兴奋,南海博物馆最终花落潭门。

      “6月初,关于南海博物馆及相关设施的320亩用地红线图已经出具。”琼海市规建主管部门负责人说。南海博物馆位处潭门中心渔港方位,主体展馆占地150亩,此外75亩的国家南海研究基地和98亩南海文化广场紧邻该展馆,南海博物馆预计今年10月动工,2016年年底完工,初步计划于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投入使用。

      “南海博物馆的投资规模也从最早的4.6亿元,调整为现在的10亿元。”苏启雅告诉记者,主题设计方面,南海博物馆不仅设计了自然文化、民俗文化、南海动植物标本等珍贵遗产展示,还将建设体验式码头、航海器,以及开设各个朝代的古船展示,在人员上,新博物馆也将由多达200多位文博专家和专业工作人员组成。

      南海博物馆紧锣密鼓进行前期工作的同时,我省各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也在悄然兴起,去年新建的三亚圣旨博物馆汇聚了征集而来的各朝各代圣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在海口,由民间投资人出资新建成的舍利子博物馆也带来了佛教文化的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