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24.05.2014  19:32

  海口市经历近千年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熏陶和特定社会环境的共同催化下,逐渐形成自身的一些民风习俗。海南建省后海口市迅速发展,移民日益增多,海口传统文化风俗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琼剧为海口市主要地方剧种,椰雕、贝雕是海口市的主要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海口原居民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除夕吃围炉,年初一吃斋。农历正月初九是“老爸”生日,生日过后海口各村(坊)便陆续开始抬神公游村“行符”(海口俗话),驱走村中鬼邪。“行符”日在振东街、水巷口、大兴东街、振龙坊、人和坊、永兴街、盐灶村等多数是固定的,但个别村如白沙坊则由村中父老烧香点烛拜神,请求神灵择定日期举行。“行符”活动为2天,第一天晚上为“放灯”,第二天为正式“行符”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海口人俗称小年,市民集聚府城镇、万绿园等地,相互送花、换花,传递友情,互祝好运,逐渐成为元宵换花节。农历二月九日至十二日,海口市有闹“军坡”、赶“庙会”的传统,祭祀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冼太夫人冼英。传统的祭祀也逐步演变成为每年于3月在琼山区新坡镇主会场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海南冼夫人文化节。海口地区“公期”、“婆期”较为繁多,一年四季几乎月月有。公婆期是公祖、婆祖神灵或历史人物的出生纪念日由于各乡村供奉的神主不同,故其公婆期也不同,每到公期、婆期,以一乡或一村庆祝,家家设宴,款待亲友;晚上还有戏班来演戏,谓“公祖婆祖戏”。海口人有喝“老爸茶”又称大众茶的习俗,这种花费5元左右,冲上一壶茶,配上一些小点心,边饮茶边叙情宜谈家常交流信息商情的大众茶在海口市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