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菜单折射“不正之风”

09.05.2016  11:48

  5月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菜单为何现“”字?工作日午餐饮酒内幕》披露:湖南省委第八巡视组在蓝山巡视期间,开展了一次察访,深入乡镇抽查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在该县所城镇,巡视干部来到财务部门检查账务。在一张工作餐接待菜单上,一个个“”字让巡视干部疑窦丛生:上菜都是一份份,为何打“”字来计数?对照结账费用发现,这些“”字是用来计算酒的数量的,一个笔画代表一斤米酒,其中有一次午餐,最多上了13斤米酒。

  菜单上的“”字,到底在搞什么鬼?原来是用来计算酒的数量。一个笔画一斤酒,一个“”字就是5斤,光看这计数方式,就能看出某些官员酒量有多大、酒桌上战斗力有多强。只可惜,每个“”字的背后,都意味着老百姓的血汗又被糟蹋了,更意味着干部队伍的形象又被抹黑了。看似是“”字,其实折射出的却是不折不扣的“不正之风”。

  工作日午餐不许饮酒的规定,在湖南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已执行好几年,个别镇政府却依然在工作日的公务招待午餐上了酒,店方打“”字计数,并不顾忌。“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款吃请之风得到遏制,但并未绝迹,某些地方还比较严重。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还有一些公务宴请“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机密。而此次发现的“”字吃喝菜单,则无疑透着那么几分明目张胆、肆无忌惮。一大摞红头文件、一大堆规章制度,却管不住官员的一张嘴。到底是某些官员嘴太馋,还是规章制度有漏洞,治标不治本?抑或是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够、刚性不足?

  大吃大喝不是小事,否则中央也不会三令五申,还要出台“八项规定”了。然而,仍有部分人对包括吃喝在内的“三公”消费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跟贪污受贿等行为比起来,吃点喝点玩点顶多算“小节”,不必大惊小怪。而实际上,“三公”消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严重影响了政府和干部的形象,对立了干群关系,害莫大焉。而不少官员走向堕落,也都是从吃喝开始,逐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

  毋庸讳言,现如今某些地方的某些工作是在饭桌和酒场上拍板的,一些官员把吃喝当成了“工作需要”甚至是工作的一部分,有的地方还公然提出了“接待也是生产力”的响亮口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情吃喝”虽然屡遭鞭挞,某些官员却也并不以此为耻,说不定有人还将其当作了“有能力”和“无私奉献”的体现。

  “”字吃喝菜单等反常现象的存在,说明反腐倡廉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要靠立法和监督来为公共财政套上“笼头”,直至釜底抽薪,彻底取消饱受诟病的“三公消费”。(乔志峰)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