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阔处梦飞扬——三沙四周年之际岛礁走访见闻
■ 本报记者 刘操 彭青林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在琼海潭门镇渔家老人古老而发黄的手抄本《更路簿》上,我们的先民以天才的想像力把广阔的南海喻作无垠的陆地。他们知道,这片祖宗海就是我们的家园,只有对家才会无比炽热的爱,才会如此深情地命名。
4年前的7月24日,在这片我们爱的深沉的蓝色国土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宣告了地级三沙市的正式成立。
4年中,红旗照耀下的南海新城,朝着“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的梦想昂首阔步,政权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军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三沙的海更清岛更绿。
主权三沙
时刻守护我们的祖宗海
“升国旗,奏国歌!”每个周一的清晨,当太阳照耀在2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上时,三沙市各岛礁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各行各业的人们汇聚在旗杆下,高唱国歌,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心中充满了力量。
设市4年来,三沙有了居委会、医院、学校、银行……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随海风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无论是谁,在南海深处看到国旗,都会油然而生激动和自豪:是的,这里是中国,这里是我们的祖宗海!
五星红旗在哪里飘扬,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
在三沙永兴社区居委会办公楼,每逢有客人到访,已有26年“岛龄”的居委会主任冯明芳总会自豪地展示这里的活动室、医务室、阅览室、人大代表之家、海上流动党支部、民兵之家,“随着政权建设,社区的规范管理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都建立起来,这里就是我们全社区38户、159人常来的‘家’。”
发电站建成、海水淡化厂投产、渔村搬迁成功、环岛路竣工……在赵述岛上居住了15年,赵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梁锋感觉,岛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有生机。
七连屿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两年来,赵述岛这片曾经“垃圾围岛”、水电匮乏的地方,有了海岛元素设计的办公楼、别墅风范的渔民定居点、覆盖全岛的绿荫植被。梁锋深知:“岛礁的巨变与基层政权建设密不可分。”
设市4年来,三沙基层党组织已发展至91个,党员人数增加到351名。
在浩瀚南海岛礁之上,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海上风浪大,海况复杂,每当接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冲在前头的都是党员。”对渔民们来说,三沙设市4年来能从一座座小岛变成一个个家园,与三沙的基层党建工作分不开。
今年春节前夕,省委书记罗保铭率海南省党政军慰问团来到三沙调研基础设施和政权建设时表示,在中央和习总书记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沙设市后基础设施建设和政权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南海的常态维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沙要再接再厉,争创军民融合、资源节约、生态良性循环、海岛风格的“四个典范”。
美丽三沙
自然生态之美照进现实
夜里俯瞰赵述岛、晋卿岛,被太阳能路灯照亮了的环岛路像极了一串珍珠项链,熠熠发光。
赵述岛渔民梁昌健喜欢夜晚在环岛路上散步。“这里是我最喜爱的家乡,海风轻拂,四周翠绿,仰望天空,能在点点繁星中找到北极星的位置。”
时空转换为白昼,三沙的岛礁又是一片翠绿景象。晋卿岛59岁的渔民黄良吉走上刚刚新建成的环岛路,写意的海景凉亭、绿意盎然的羊角树、麻枫桐映入他的眼中,“从来没想到我们的家园会变得如此美丽。”
三沙之美,美在清澈透绿的海水,美在千姿百态的珊瑚,美在椰林婆娑的海岛。
过去的4年,所有的三沙人都知道:“环境保护是三沙发展的基础,要让三沙的岛更绿、海更蓝。”
三沙人也都记得省长刘赐贵调研三沙时殷切的嘱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把保护海洋、岛礁环境放在首位,做好岛屿绿化和岸线、沙滩、海洋生物等资源的保护,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行为,保护好蓝色海洋。”
设市4年来,三沙实施了最为严格的环保措施,要求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环保评估。
三沙市环保中心去年7月投入运行,垃圾分类后,一部分作为可回收资源运回海南岛,一部分经处理发酵为绿化植被的肥料,污水进了污水厂,全部被净化为中水,用于浇灌岛礁植被等用途。
今年,永兴岛大范围种植花卉,鲜艳的三角梅、鸡蛋花等将一条条海岛公路装点成花街;在西沙洲放眼望去,去年种下的近两万棵各类树苗,让曾经的“沙洲”变成今天的“绿洲”;在晋卿岛的海龟保护站内,一批被救回的40多只的小海龟,在水池里活泼游动着,等待着还有两个多月即将回归大海……
蓝色赐予大海活力,绿色赋予岛礁生机。蓝与绿的牵挂,让三沙在加快建设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考量。
常有企业老板想在岛礁外的礁盘上做“投料”养殖海产,不管能赚多少钱,三沙各个岛礁管委会一律拒绝;居委会制定村规民约,渔民出海捕到“小鱼”,要将它们放归大海;岛礁工程的建设要经过反复考量论证,才可继续……
三沙人可持续之美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他们有信心将三沙岛礁种满各种花木,花果飘香的梦想将变为现实。
幸福三沙
老百姓笑容越来越灿烂
7月的永兴岛,午后的阳光灿烂无比,三沙市永兴学校教室里,几位小朋友围坐在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大师曹文轩周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很会做娃娃……”曹文轩声情并茂地把自己的经典著作《菊花娃娃》讲给孩子们听。“希望孩子们感受到爱是美好的,也让他们体会到读书对他们一生的影响。”
2015年12月,三沙永兴学校投入使用。这所祖国最南端的学校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琼台师范学院的老师来此援教,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们不远千里来教孩子们工艺技艺粘毛猴、捏小狮子,中国出版集团将与三沙市共建的图书馆放在了永兴学校里……
上班路上,听到学校里传出的琅琅书声,驻岛军民不再为与自己的子女分离两地而操心,安心工作的同时可以安享天伦之乐。“这是有家的人最大的幸福。”学生家长林丽感念着。
艺术的种子在这里萌芽,文化的因子在海岛上播撒。设市4年来,三沙市不但告别了生活艰难的“荒蛮之地”历史,也不再是缺乏文化艺术的“文化离岛”。在生机勃勃的岛屿上,三沙独具魅力的文化也茁壮成长。
在浩瀚的南海中,有一座浪花上的城市,歌舞相伴,书韵流香。
在永兴岛,永兴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卢勒每天会准时打开图书阅览室的门,渔民们忙碌之余纷纷来到这里品读历史、开阔视野,或者学一些实用渔业技术,丰富海上作业的知识。
小小的海岛城市,与都市一样常举办文化盛宴。中央民族乐团采风团、北京市文联艺术家团、北京市东城区艺术家团……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艺术家到访三沙,为岛礁居民奉献诸多的文艺演出、文化活动。
遥遥南海、小小岛屿,越来越成为许多文化大师们的灵感源泉。
这里有诗。著名作家刘醒龙临海啸傲:“我有三沙四千里,不负南海汉唐旗!”
这里有文章。著名作家王蒙在《人民日报》撰文讲述30年后重访三沙:“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存在,正在气势磅礴地丰富着发展着充实着与明媚着……南海、三沙让我感动得落泪。”
这里更少不了歌声。既有著名歌唱家杨洪基在此豪迈高歌《三沙祖宗海》,也有当红明星平安婉约吟唱《三沙恋》……
三沙设市4年,岛礁居民能讲述出的幸福事越来越多:通了水电,用上了太阳能、村村通、户户通,生病有现代化的医院医治,消费有超市、有饭店……
银屿是西沙邮轮旅游目的地之一。“每次有船来,游客们的热情都很高。”银屿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遴君说,每当游客到来时,渔民会在门前的长桌上摆满渔货和各种工艺品,每户居民每月收入平均比过去增加5000元到8000元不等。邮轮开通3年多,渔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红。
在永乐群岛的羚羊礁附近,一串串浮球下养殖着珍珠贝。渔民王雄去年8月加入了永盛渔民专业合作社,在专业的珍珠养殖有限公司带领下养殖珍珠,“除了打渔,我们也可以有其他经济收入了。”
因为爱三沙,他们选择在三沙奋斗。因为留在了三沙,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爱。守望着这片祖宗海,沉浸在南海新城日新月异变化的喜悦中,每一个三沙人都比以前任何时候更理解幸福的涵义。
“我们站在‘再出发’的新征程,履行使命更加神圣而道远。把忠诚、干净、担当洒在祖宗海上正当时!”展望未来,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自信满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起点上,三沙人力争在三沙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崇高事业上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国旗、党旗在祖宗海上高高飘扬。
(本报永兴岛7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