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财:种好脱贫试验田 不信沙地不添财

18.11.2015  23:06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海口市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下辖15个自然村,29个村民小组。这里的土地属于沙质土,贫瘠干旱,对于传统农业极为不利。近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土地大多处于半闲置状态。大学生村官梁天财初出茅庐,毫无种地经验,却想在这片沙土地上,种出点名堂。他能成功吗?

骑了半个小时的车,梁天财赶到了村里,和犁地师傅简单沟通后,又赶去查看了另外一片闲置的土地。这片土地,在开垦后,将种上油茶树。此前,梁天财带着村民们,去琼海油茶种植基地考察了大半年。

村民们的话语虽然简单,却是打心眼里支持梁天财。而这样的支持,在一年多以前,是梁天财想都不敢想的。2012年,梁天财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经选聘生考试,来到金堆村委会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主要负责村委会的扶贫工作。按理说,回到家乡工作,应该很快适应,可他却有点水土不服。

简单点说,村民对这个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村官,有点不信任。梁天财意识到,要想取得村民的信任,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梁天财发现,村里的土地属于沙土质,不利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土地闲置,村民收入低。如果能找到适合在沙土质上种植的作物,就能增加村民收入,也能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可是,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村民就不会赞同这个想法。除非,有人要先吃这个螃蟹。

梁天财的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几个年轻同事的赞同。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当然,这计划中也包括资金预算。有了启动资金,梁天财和其他几个同事一起,每天入村到户,请教有经验的村民,闲暇时,就找镇上农业口的同事,讨教经验。对于梁天财要做的这个事,村民有的支持,有的不看好。

梁天财是铁了心,要做这个试验田。在请教了诸多经验后,他开始找寻合适的地块,其他三个同事,则与农业部门联系,筛选适合的作物。不久,他们在美浑村找到了一块12亩的地。同时,也在农科院找到了一个适合沙土地种植的新玉米品种。前期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这让梁天财和同事们信心大增。不过,没几天,难题就来了。梁天财找到美浑村的村民,请求他们帮助,在村民的帮助下,12亩试验田终于成功种上了玉米。这之后,他们还雇了两名村民协助照看试验田。种子种下去了,梁天财每天中午或晚上,都会到田里查看,和村民一起劳作,第一次机械耕田、第一次施肥、第一次背上药筒打药,梁天财从一个大学生当起了地道的农民。很快,玉米到了收获的季节。

好不容易联系到了收购商,别人给出的价格却是一斤3毛钱。仔细一问,才知道,内地市场的玉米大批进入海南,价格持续走低。最终,梁天财他们种植的玉米滞销了,亏了钱。

第二年,梁天财继续带领几个同事,还是在这块地上,又种上经过考察的茄子。让梁天财有些意外的是,这一次,村里不但没有质疑声,很多村民反倒主动去帮助他们。这时,梁天财才知道,村民们看到了他们的付出,更看到了他那份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心意。

村民们都说,小梁是个踏实人,虽然试验田第一次失败了,但只要试验田还在,希望就还在。在这之后,村民们主动利用闲置土地,梁天财也经常带着村民们到附近市县考察合适的经济作物。用村民的话说,这一片试验田,可是真正的种进了他们的心坎里。

除了种植经济作物,梁天财还鼓励村民养殖,并积极帮助他们争取扶持资金。三年的时间里,梁天财得到了村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要用心。

一片试验田,用心去耕种,就会迎来收获。就像梁天财这样,一个年轻的村官,用心去付出,就会得到认可。从无到有,从排斥到接受,这一个个变化,都让梁天财不后悔当初的选择。

三年来,海口不断加大扶贫力度。梁天财与金堆村的村干部一道,争取各方面资金2050万元,用于贫困村帮扶建设、整治3000多亩乌山良洋。截至2014年,7个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4880元,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