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2014年11月6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06.11.2014  20:32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2014年11月6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14年8月13日我厅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4年11月6日-2014年11月1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98-65203147(行政审批中心) 传      真:0898-65203147

通讯地址:海南省美兰区美贤路9号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邮      编:570203

注:核与辐射建设项目联系人:核与辐射安全处

联系电话:0898-65232110                                  传      真:0898-65236134

一、2014年11月6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后水湾雷达工程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海南分局

钢架结构雷达站一座;基础设施包括:看守房、机油房(32.3m 2 )、电、路、防雷等设施。

 

(一)作好电磁环境防护工作,确保项目周边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标准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运行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不外排。

(三)运行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噪声源设备合理布局。变配电、水泵等噪声设备均应安置于全封闭房间,并作隔声降噪措施。空气质量达标。

(四)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强施工期施工废水、噪声、扬尘及固废等污染的防治工作。固体废弃物应集中收集,统一清运,严禁随意倾倒和焚烧。垃圾分类收集,充份回收利用有用部分。采取有效防尘和降噪措施,文明施工,不得扰民。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场地的平整与绿化工作。

(五)项目设计时增加必要的美化设计方案,做到雷达塔、机房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雷达顶部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六)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设立环保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雷达运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制度并组织实施。加强对雷达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雷达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雷达安全可靠运行,对环境和周围公众无不良环境影响。

公众参与情况:本工程采取网站全本公示公布环评信息,公示期间无反馈意见。

 

2

兵马角雷达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高钢筋混凝土雷达站一座。

 

3

排浦雷达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钢架结构雷达站一座;基础设施包括:看守房、应急发电机房、电、路、防雷等设施。

 

4

海南省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四期)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海口

海南省人民医院

医院新增射线装置17台(其中Ⅱ类射线装置5台,Ⅲ类射线装置12台);新增1枚Ⅲ类密封源(192Ir),因核医学科搬迁调整5种放射性同位素( 131 I、 125 I、 18 F、 32 P、 89 Sr)使用场所。

主要环境影响为电离辐射。主要预防和减轻措施有:制定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和辐射工作人员定期接受辐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机房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设计和辐射防护;加强辐射安全防护、监测等管理工作;人员佩带辐射防护用品以及个人剂量仪等,做好辐射工作场所分区。

公众参与情况:本工程采取网站全本公示公布环评信息,公示期间无反馈意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后水湾雷达工程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海南分局

钢架结构雷达站一座;基础设施包括:看守房、机油房(32.3m 2 )、电、路、防雷等设施。

 

(一)作好电磁环境防护工作,确保项目周边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标准及《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的有关规定。

(二)运行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不外排。

(三)运行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噪声源设备合理布局。变配电、水泵等噪声设备均应安置于全封闭房间,并作隔声降噪措施。空气质量达标。

(四)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强施工期施工废水、噪声、扬尘及固废等污染的防治工作。固体废弃物应集中收集,统一清运,严禁随意倾倒和焚烧。垃圾分类收集,充份回收利用有用部分。采取有效防尘和降噪措施,文明施工,不得扰民。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场地的平整与绿化工作。

(五)项目设计时增加必要的美化设计方案,做到雷达塔、机房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雷达顶部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六)加强对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设立环保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雷达运行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环境保护制度并组织实施。加强对雷达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雷达设备及附属设施的性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雷达安全可靠运行,对环境和周围公众无不良环境影响。

公众参与情况:本工程采取网站全本公示公布环评信息,公示期间无反馈意见。

 

2

兵马角雷达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高钢筋混凝土雷达站一座。

 

3

排浦雷达站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儋州

钢架结构雷达站一座;基础设施包括:看守房、应急发电机房、电、路、防雷等设施。

 

4

海南省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四期)环境影响报告表

海南海口

海南省人民医院

医院新增射线装置17台(其中Ⅱ类射线装置5台,Ⅲ类射线装置12台);新增1枚Ⅲ类密封源(192Ir),因核医学科搬迁调整5种放射性同位素( 131 I、 125 I、 18 F、 32 P、 89 Sr)使用场所。

主要环境影响为电离辐射。主要预防和减轻措施有:制定完善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辐射安全管理人员和辐射工作人员定期接受辐射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机房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设计和辐射防护;加强辐射安全防护、监测等管理工作;人员佩带辐射防护用品以及个人剂量仪等,做好辐射工作场所分区。

公众参与情况:本工程采取网站全本公示公布环评信息,公示期间无反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