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校园暴力:女生遭勒索 为求自保反入歧途

25.11.2015  23:31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近日,我们连续关注了发生在文昌、临高、儋州等多地的校园暴力问题,这些未成年人对待他们的同龄人下手之狠、态度之冷漠,让很多成年人都感到触目惊,但是频发的校园暴力让我们难忘、难过、难受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减少校园暴力,保护我们的孩子。

在之前的报道中,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中小学生,都遭受过、或者看到过校园暴力,但是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对于校园暴力持有轻视的态度。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被人教训一下不是什么大事,有的认为小孩子打打闹闹十分正常。那么,遭受家庭暴力,对孩子会造成哪些影响呢,我们找到了一名正在某中学就读的十二岁的女孩小薇,她为我们讲述了她遭同学暴力勒索的经过。

小薇说,几个找她借钱的人属于同一个小团体,她们名为借钱,其实从来没有还过,而且借钱的次数越来越多,当她拿不出来钱的时候,就会遭到这群同学的恐吓谩骂、暴力相向,甚至还威胁她不准告诉父母。

在多次遭到暴力威胁后,小薇也曾向老师反映过这个情况,但是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最终,小薇为了寻求保护,只好加入了另一个问题学生组成的小团体,并且之后再也没有被威胁过,但是她的思想,也在跟其他问题学生的相处中转变,经常逃课、夜不归宿,甚至从一个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施暴者。

小薇的遭遇让人反思,校园暴力对学生的伤害远非普通打闹而已。但同时现实让人无奈,为了摆脱问题学生的骚扰,居然需要让自己先成为问题学生。当我们面对成年人的这种骚扰时,我们可以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那么法律武器,在解决涉及校园暴力时,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在我们报道的儋州校园暴力事件中,学生小丽被多人殴打,还被扒衣拍摄并上传到网络,在这起事件中,虽然警方很快的找到了参与欺凌小丽的多名女生,但是面对如此恶劣的事件,最终该如何惩处,警方却是十分无奈。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显然,未成年人使用暴力手段殴打凌辱他的同龄人,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专家认为,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制,是造成校园暴力,甚至未成年人犯罪频发的一个诱因。

对于一放了之和承担刑罚中间的空白地带。我国曾经采取设立工读学校的方式,来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行预防和干预。工读学校是一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一般是13到17岁,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不宜留在原校学习,又不适宜判刑的青少年。在1999年以前,只要通过学校报公安局批准,就可以强制入学,而在1999年之后,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改为,要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情况下,才能就读工读学校,因此选择进入工读学校的青少年非常有限。

据了解,海口市在1980年代曾在金盘设立过工读学校,但是在90年代因为生源问题停办。此后全省再也没有设立过工读学校。

在长期以来,对待校园暴力,我们大多采用以教育代处罚的手段,但是因为工读学校的特殊性,家长不愿意孩子长期被社会隔绝,所以存在排斥心理,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对这些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管理呢?

2009年3月初,海口市设立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中心接收的对象,是已经违法犯罪或多次触犯治安处罚条例,但按照法律规定不进行刑事和治安处罚而由公安机关送来的12至17岁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家长自愿送来的“问题少年”。那么,这个“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能否成为教育和管理校园暴力施暴者的一个突破口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到了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一进门,我们碰到了正在为孩子发愁的黎女士。

黎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中,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黎女士发现儿子染上了打架斗殴的恶习,成为校园里的施暴者,经常把同学打得鼻青脸肿,自己却没有半点愧疚。

黎女士担心,儿子这样下去,迟早要闯下大祸,但是同时自己的法律知识又不系统,很难对儿子进行教育,所以她和姐姐一起来到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寻求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教官孙婷婷介绍,中心实行的是封闭式的教育矫正,孩子在接受完教育后,并不会留下案底,可以正常的升学甚至入伍,而对于黎女子儿子的问题,孙婷婷表示,他们中心接纳过很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在去年,就曾有数名女生,因为殴打同学、撕扯衣服拍摄裸照,被送来中心接受教育。

这几名殴打同学的女生被送到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后,基于这些未成年人的特点,中心也采取了“对症下药”的教育方式。

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后,这几名女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一名女生丹丹在参与一个访谈类节目时,还用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错误的忏悔和对父亲的感恩。

所以,对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来说,要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在学校内加强对孩子们的法制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参与实施了暴力行为的学生,不能放任,也不能简单的进行严惩,治病救人,还得对症下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相应的感化教育,让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法律意识,才能真正去远离暴力、健康成长。直播海南记者报道。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