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做支架修补树洞"吃"药消毒 海口为患病古树开"处方"

22.08.2014  09:24
定做支架修补树洞"吃"药消毒 海口为患病古树开"处方"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园艺工作人员往树洞里灌入混凝土。

   海口网8月22日消息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小萍)台风“威马逊”过后,海口市园林绿化部门紧急启动古树名木抢救应急预案,对主城区内的355株古树名木及171株古树后续资源进行了排查,截至目前基本完成了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折枝、枯枝清理工作。

  定做支架、修补树洞、吃药消毒……日前,海口古树名木及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修复工作正式启动,市园林绿化部门为主城区每株患病老树开出不同护理“处方”,做到对症下药,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水泥钢架为老树撑腰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海口美祥路九村小学附近看到,两名园艺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在为一株有着200年树龄的大叶榄仁进行修复“手术”。

  记者眼前的这株国家三级古树原本有两个粗分枝,受“威马逊”的影响,现如今左侧的分枝已经折断,树干上留下了一道一米多长的撕裂伤口。透过撕裂伤口,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空洞从根部一直蔓延到了近一米高。

  为防止雨水进入树洞,园艺工人们先用油锯和其它工具把树洞外围被撕裂的伤口修平整,再将树洞内部的腐朽物进行彻底清理。然后使用专门配置的药水,对树洞内部进行消毒杀虫。“这株榄仁的树洞比较大,消毒后我们将在树洞中填充混凝土。”四川国光农资有限公司海南片区技术代表陈建凯告诉记者,当树洞内的混凝土硬化后,他们将用调和好的环氧树脂涂抹封闭伤口,防治雨水、害虫的进入,同时将在古树分枝下方用钢管搭建支撑架,确保树体的稳定。

  为每株患病古树开处方

  因遭受“威马迅”侵害,我市主城区的355古树名木和171株古树后续资源受到不同破坏。据统计,截至目前主城区共计77株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受灾,15株古树及古树后续资源折毁、死亡,21株古树及古树后续资源被刮倒,41株古树名木及古树后续资源的枝干遭受不同折损。台风过后,海口市园林绿化部门对主城区内的355株古树名木及171株古树后续资源进行了排查,目前已基本完成折枝、枯枝清理工作。

  “本次修复工作将对症下药,根治病害”,海口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人林占梅告诉记者,园林绿化部门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主城区内的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并为部分出现树体倾斜、病虫侵害、树干空洞等问题的名木古树及后续资源开出了不同的护理处方,“比如为倾斜的古树搭建钢管支架,在腐烂的树干里灌入混凝土或加木炭等。

  据悉,此次修复工作预计在年内完成。

  每年每株300元看护

  荫荫古树名木,是海口“”的化石,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它所处的位置、生存的空间,记录了地理、气象、天文等大自然演变的历史信息。从经济效益看,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从植物生态角度看,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海口园林绿化部门采取签订责任状、建立信息档案等多项措施,切实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资源。

  “我们与四个区的园林局签订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状,各区再与古树名木的权属人签订协议。”林占梅告诉记者,从2012年开始,我市园林绿化部门每年对每棵古树名木给予每株300元的补贴,用于日常看护,一旦这些树木出现病虫等异常情况,园林绿化部门会及时派出专家救治。

  市园林绿化部门今年上半年还启动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完成万绿园、人民公园古树名木信息建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