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朝鲜出现小块私有地 政府睁一眼闭一眼

07.02.2015  12:00

  朝鲜山多平地少,逾八成国土皆为山地,平均海拔440米,耕地面积有限。新华社记者曾涛 摄

  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外媒称,任何一位有幸进入朝鲜深处的人,都会被山地上的特点所吸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山坡开始被一些奇特的、不规整的外形所覆盖。甚至,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看出它们和农业社规整的直角田地有区别。这些山地,有的相当陡峭,而且很高。农民们如何到达那里,并把必要的工具带上去,都是令人惊奇的问题。

  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网站2月2日报道称,朝鲜居民都知道,这些奇形怪状的山地作何用途。但是,不允许公开对外谈论且不允许在媒体上曝光。原来,这些“小块地”是朝鲜农民和市民的私用农地。

  报道称,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朝鲜农业集体化如火如荼。当时,所有农民都必须转变成集体农庄工人。总体说来,这些集体农庄是对苏联集体农庄的拷贝,但它们和苏联的区别是,园田地的大小受到严格限制。

  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农业状况恶化。农民和小城镇居民的反应也是可以预知的:它们开始在随意占据的山地上从事农产品生产。由此出现了第一批“小块地”。

  报道称,朝鲜政府机构有段时间曾试图遏制这种现象,但很快发现,“小块地”的存在,可以大大减轻农产品短缺问题。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政府对“小块地”采取容忍的态度。在正式层面不予承认,但也不那么严看死守。

  与此同时,“小块地”也变成了朝鲜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对很多困难家庭、尤其是常常拿不到供应卡的市民来说,在自家小块地上耕作收获几乎是主要的生存源泉。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这些区块的部分主人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农场。甚至,在北部省份,“小块地”的面积可达5000-7000平方米。“地主”凭自己已经无法完成耕种,因此不得不外雇工人。

  报道称,最近五六年,富裕的朝鲜人开始把“小块地”视作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而且,它们的价格不高,也很容易找到工人,政府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但其收入确实是稳定的。报道说,当然,“小块地”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首先是对山地土壤造成了侵害。但从总体看,这些私家园田地的存在,对解决朝鲜食品缺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