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综述

19.11.2015  11:11
摘 要: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敬涛

  “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服务成效显著,各级气象部门认真履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应急响应职责,及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公众和各行各业提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决策服务:

  决策时刻当“高参”

  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机构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所提供的气象信息与咨询服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福岛核电站出现放射性物质泄漏。17时52分,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发出核应急响应气象支持请求,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3月12日10时20分,首份“日本核电站核泄漏3天内对我国无影响”的决策服务材料报送至国务院应急办和有关部委;随后,该信息迅速被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传播,第一时间发出的权威声音有效缓解了我国民众的恐慌情绪。

  2012年6月9日,原计划是“神舟九号”火箭飞船组合体垂直转运的日子。气象保障组初步判断8日下午至夜间有阵性降水,气象条件不满足垂直转运要求,9日10时至12时气象条件能满足垂直转运要求。指挥部根据气象保障组的意见,最终确保火箭飞船组合体于9日10时30分至12时顺利转至发射架。不仅如此,在“神舟十号”火箭飞船组合体转运和飞船着陆的保障服务中,气象部门也提供了准确预报和服务。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在北京举行。早在2013年初,北京市气象局就启动气象保障筹备工作,为APEC会议系列活动提供气候风险评估报告。气象部门给出的准确预报结论,为北京市政府采取减排措施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气象局按照中央纪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天气气候监测,及时提供精细化的天气预报服务;与环保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空气质量联合保障,为应急减排及时提供决策建议。

  “天宫一号”发射、“天宫一号”与“神舟”系列飞船对接、西安世园会、深圳大运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各类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获得成功。

  目前,决策气象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决策与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为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构建了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支撑平台,并向省级开展“点对点”的推广;形成了专题报告、局长信函、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等多种类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先后与农业、民政、国土资源、海洋、民航、电力、地震、林业等十余个部门建立了同城数据专线,并建立了29个部门参加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制度,研发了面向部委决策用户的气象信息服务手机客户端,及时向包括部际联络员在内的决策服务对象提供气象信息,与决策用户之间的交互机制逐步完善。

   公众服务:

  信息覆盖率超过90%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2年至2014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一直保持在85分以上。其中,2014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85.8分,城市公众的满意度为84.8分,农村公众的满意度为87分。2014年,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的满意度为85.6分,较2013年提高4.2分。

  2014年,由中国气象局牵头建设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建成并投入运行。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影响期间,国家、省、地市三级气象部门通过试运行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台风相关预警1500余条,各媒体转载发布预警14.2万余条。由于预警及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有力,“威马逊”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历史同等强度台风明显减少。

  今年5月,作为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面向政府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提供综合预警信息的权威发布机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运行;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在全国开展业务运行。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业务运行以来,各地气象部门积极开展外部门多灾种预警信息接入工作。截至目前,国家级和30个省级已完成12379短信平台的接入,并开展业务运行。目前,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也已初步实现气象、海洋、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险、重污染天气等预警信息发布,与国家应急广播中心、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多个省级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实现对接。

  “通过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信息第一时间就能发布给政府部门决策层、应急责任人和社会公众。”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发布运控室副主任曹之玉说,一条国家级预警信息经过采集、审核、签发、预警发布工作机构复核等环节后,一般在1分钟之内就会送达公众。今后,国家、省、市、县各级部门之间将建立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信息传播网络。公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站、电视、广播、应急频道、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收到预警信息。

  除此之外,气象部门还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提供气象服务。中国公共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在90%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中国天气通等已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公众气象服务品牌。

  截至2014年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气象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手机短信订制用户约有1亿人。气象信息在3700套公共电视频道中播出;中国气象频道在31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覆盖数字电视用户数9200万。新媒体气象服务蓬勃发展,用户已达1.44亿。

   专业服务:

  涉及经济社会多领域

  “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着力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两个体系”建设,为增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全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至2014年粮食年总产预报准确率平均达99%以上。县、乡、村三级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以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建有县级气象防灾减灾机构或气象为农服务机构1690个,1593个县由地方政府出台了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712个县政府出台实施了气象灾害应急专项预案,1559个县的12224个乡镇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制度。全国气象信息员达73万名,村屯覆盖率达99.7%。

  同时,由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和2075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构成的专业观测网初具规模,1642个县气象局建立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由万余人组成的1486个涉农专家联盟成立,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54.8万重点服务对象,初步形成了延伸至乡、村,服务到户、田的多级服务格局,农业气象服务更加贴近生产一线。

  以河南为例,气象部门以农业气象产品精细化为核心,目前已形成“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的支撑体系,实现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空间、时效精细化。从试验开展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估结果来看,2012年至2014年,河南省气象为农服务效益分别为61.51亿元、66.2亿元和67.86亿元。

  人工影响天气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运行顺畅的组织协调机制。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转列为专项转移支付,“十二五”期间共下达9亿余元。《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14-2020年)》出台。首个区域示范工程——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大部分任务。

  今年7月,吉林省中西部旱情显现,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及时抓住时机从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调集两架飞机,加上吉林一架增雨飞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旱情。

  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气象部门已初步建成由地面常规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气象卫星遥感观测构成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网络;建立了由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雾和霾天气预报预警、重污染天气预报组成的环境预报业务体系;建立了水平分辨率3公里至9公里的区域环境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和54公里的国家级业务模式;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与气象部门开展实时数据共享,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与气象部门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

  不仅如此,全国气象部门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3个市(区)、1880个县(市、区)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

  气象部门还实现了全国公路交通监测数据业务化应用和全国853个交通监测站点的实时共享,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均已业务化运行,交通气象预警服务覆盖全国高速公路和西部主要国道。

  “十二五”期间,气象部门坚持需求牵引,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了气象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注重配套政策法规建设,保障公共气象服务的长效发展。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11月19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