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月饼少人问津 中秋节海南琼式月饼逆袭“突围”

06.09.2014  15:04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往年这个时候,市民老张已收到十多张月饼票,“亲戚朋友间互相把月饼票送来送去,不用花钱买,也吃不完。”今年,老张一张月饼票也没收到。他到月饼销售点自掏腰包买了3盒月饼,2盒送父母,1盒留着“贡月”。

  今年中秋节老张的节日生活变化,也折射出海南月饼市场的变化:近些年来随着一张张月饼票的流转而渐渐淡化的人际交流,正从虚拟的一张张薄纸回归传统的节日习俗,拎着月饼探亲访友的场景,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连日来,记者走访各大月饼卖场、兑换点发现,今年月饼的包装朴实了、价格亲民了,拿着月饼票来领饼的人少了,而深受本地人青睐的琼式月饼,也因此实现逆袭,走俏市场。

  市民在超市选购散装月饼。

  少了月饼票多了人情味

  上周末,在某政府机关工作的老张自费购买了3盒月饼,2盒送父母,1盒留着“贡月”,这是他七八年来首次自掏腰包买月饼,“以前提前一个月就能收到各种品牌月饼票,每年都有十几张票,亲朋好友间互相送也吃不完,今年一张票也没了。

  对于今年中秋节生活的变化,老张早已预料到,“去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到市,都发布相关规定,三令五申严禁公款购买月饼和送礼,政府机关不团购了,单位不发了,职工也不用给领导送月饼了,月饼票当然就少了。”这样的变化,让老张觉得“过中秋轻松多了。

  周末,海口的杨女士到椰树门广场的月饼展销点一口气扛回了一箱琼式月饼,“准备送给家里的亲戚长辈。”而此前,送去的往往只有月饼票。“前些年大家都送的月饼票,每年到手的票互相送,送到最后都来不及去领。”杨女士说,月饼票送着送着就没感觉了。小时候亲戚朋友之间借着中秋节互相串门送月饼,非常热闹。后来光送票不送饼,送来的票领回来的饼有些也不是很合口味,不吃又浪费,时间长了中秋节变成了负担。排队四处领月饼是负担,如何吃完月饼也是负担。“现在好了,没有了月饼票,自掏腰包买自己喜欢吃的,上门送月饼还能交流一下感情,挺好。”杨女士说。

  月饼价格亲民

  高档月饼少人问津

  “以前一天能卖几百盒的潮式月饼,今天一个上午,只卖了不到10盒月饼,这生意没法做了。”1日上午11时许,海口明珠广场商场入口处的月饼销售区域冷冷清清,销售商向记者大倒苦水。

  该处销售的,多为知名品牌的铁盒装广式月饼。相比前两年,这些铁盒装月饼的包装已自动“降档”,价格也已“瘦身”,超过500元的豪华月饼礼盒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90元至200元不等的平价礼盒。

  “今年买月饼的人都去哪了呢?”销售员刘女士说,虽然品牌月饼折扣为历年最大,但销量明显下滑,都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相比之下,超市齐刷刷盯上亲民价月饼市场。记者走访海口多家大润发、家乐福超市发现,除了超市内显眼位置设有专门月饼售卖区域,就连自动手扶梯中间货架区也摆满了各式月饼,其中百元以下月饼种类占主打,部分纸盒装月饼价格低至28元。

  散装月饼区域人气最旺,记者看见,火腿、水果、豆沙等十多种口味的散装月饼,以按个和按斤两种方式出售,售价普遍约5元/个或22元/斤。“今年超市里最好卖的就是散装月饼,除了价格便宜,还可自选多种口味,适合家庭消费。有的品种卖一个星期的量,比往年整个月的还要多。”销售员符女士说,她今年也只买散装月饼过节。

  月饼票一票难寻

  黄牛党“”了

  月饼票少了,以收购倒卖月饼票的黄牛党也“”了。往年,海口海秀东路大英天桥附近,是黄牛党收票的活跃区域,站满路边公开招手揽客回收月饼票,再通过其他渠道提价变现,每盒能赚取10到60元不等的差价。9月1日,记者在大英天桥附近发现,仅有三四名黄牛党坐在马路边,手里拿着品牌月饼广告单在等候生意。一名收票的男子说:“白等了两天,一张月饼票都没有收到,以前是开车来抢着卖,现在别说卖了,上前问都没人理睬。

  在DC电脑城一侧的果汁店门口,也摆有“回收月饼票”的招牌,店主告诉记者:“今年一张票都没收到。

  琼式月饼逆袭

  友人托付购买寄省外

  月饼作为我国中秋节绝对主角,可不会在餐桌上缺席,趁着高档送礼月饼市场的缩水,我省海口、琼海、陵水等地的传统琼式月饼成功逆袭,引发抢购潮。

  今年中秋节,陵水县城一处小巷内的“香芬”手工月饼作坊,在微信上火了。该作坊老板是琼海人,坚持手工做月饼已有30年。月饼是用简单的吸油纸卷成筒状,一筒20多元,香酥分层的皮和微甜的馅让许多顾客吃了直感慨:“想起童年的味道。

  “传统手工琼式月饼的老味道,吃的是一份感动和回忆,价格还特别实在。”尝过这家作坊的月饼后,52岁的琼海市民王耀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琼式月饼代购服务,引起朋友们集体怀旧,3天收到上百份订单,“还有远在上海打拼的朋友,托我买了20筒邮寄给他,说要让同事尝尝自己家乡的朴实味道。

  今年月饼市场的变化,让以手工为主的琼式月饼商家看到希望,海口老字号“红星”月饼销售员小李说,琼式月饼是糖浆酥皮,不同于广式月饼的糖浆皮,“饼味”特别突出,适合海南人的口感,而且低糖、低脂肪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要,今年来买月饼的人明显增加。“前几年销量不好,老板都想过关门不做了,现在又看到了希望,如果是买给自己家人吃,这种传统的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

  多项禁令,管住了高端月饼市场的公款消费,也让传统回归到市民生活中。“以前过中秋节,亲戚互相串门,就塞张月饼票,显得不够热闹。今年没有月饼票了,就要自己买一盒盒的月饼拎着串门,因为是自己买的,口味也会精心挑选过,也更有过节的气氛。”海口市民刘女士说。

  DIY月饼走俏

  能玩能吃还健康

  9月2日上午,南亚广场一家蛋糕坊内,再过几天就要到大学报到的王钰DIY做起了月饼,从选料熬糖浆、和面、调馅、烘培都自己动手。当8个香喷喷的月饼出炉时,她还精心挑选了包装纸进行打包,“外面买的月饼,家人担心有添加剂不爱吃,口味也少有创新,今年我来动手做8个‘特制’口味的,当成礼物送给家人,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唯一让王钰觉得美中不足的,是DIY月饼价格较高,“蛋糕坊提供材料、场地、包装,8个月饼要238元。”店员介绍说,前来DIY的顾客多为年轻群体,以女青年居多。

  海口蓝天路一家红酒会所,面向会员和朋友开放DIY月饼活动,也颇受欢迎。“DIY月饼不仅能体验动手做月饼的乐趣,增加亲子互动,更重要的是吃得健康又放心。”该会所工作人员小芳说,会所提供新鲜原料和烤锅,会员根据各自口味和需求选材,除了常见的豆沙、坚果、水果馅,还有红薯、地瓜等杂粮馅,“可以做混合口味,还可以做无糖的,符合现代人追求新鲜、健康的饮食习惯,当然受欢迎。

  记者了解到,一些家中有烤箱的市民,选择到网上自购原材料和月饼模具,在家就能DIY。淘宝网显示,一套8个模具的售价普遍约18元。

  购买回归理性

  市场倒逼行业转型

  “‘八项规定’的出台,刹住公款送礼风气,月饼生产企业要想继续生存,肯定会转变营销思路,从主打高端送礼转回家庭消费为主。”业内人士认为,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海南月饼正从礼品回归到传统食品的本质,购买以家庭零购为主,是市场回归理性消费的表现。

  业内人士认为,多年来,随着送礼风气的蔓延,月饼的礼品属性已经严重超越本质的节日传统食品属性,甚至有的月饼一盒8个卖出几千元,这也造成“吃的人不买月饼,买月饼的人不吃”怪象,其中的巨大利润,也让不少生产商家主攻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款购买市场,“从短期来看,禁令对月饼生产企业是不小打击,但这有助于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