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厕所革命” 截至7月中旬全省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25.29万座

16.08.2021  11:01

  棕色的墙面、红色的屋顶、白色的中式门,厕所里面洗手盆、镜子、挂钩等设施一应俱全,还专门设置了残疾人专厕……这是海南省从2018年开始扎实开展“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截至今年7月中旬,全省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25.29万座,建成农村公厕4085座,农民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村庄整洁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昔日:两块砖一个坑又臭又脏

  厕所虽小,但谁也离不了,它一头牵着民生,另一头连着文明。“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从中央到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

  “两块砖、一个坑,又臭又脏。以前,大家总是喜欢在荒郊野外‘打游击’。”曾经是海南省很多广大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

  如今,随着农村改厕工程的深入推进,不仅补齐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更让人居环境不断改善,让广大群众树立了讲文明、讲卫生、除陋习的意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中,海南省明确将“五有厕屋+注塑装配式成品化粪池”(厕屋有门、有窗、有便器、有内外批档、有地面硬化加成品化粪池,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三格化粪池容积不低于1.5立方米),作为全省农村改厕最基本建设标准。

   如今:农村厕所安全环保又卫生

  “以前家里用的是旱厕,蝇虫满地,臭气熏天,不方便也不卫生,改成水厕后方便多了,轻轻一按水就冲走了。此外,还使用了注塑装配式成品化粪池,污水不会渗到地表污染地下水,也没有异味,十分干净卫生!”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村民李作为对农村新厕所这样称赞说。

  “改厕改到人民群众满意了”。这是海南省自2018年“厕所革命”以来给老百姓交出的“答卷”。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全省累计建成农村卫生厕所125.29万座,建成农村公厕4085座。

  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海南鼓励各地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等新技术、新材料进行改厕,还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群众自主选择改厕模式,充分保障群众参与权。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农村大部分坐落在山区,弯弯曲曲的山路使农村改厕所需的材料和人力运输成本明显增高。该县结合本地实际,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引进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采用装配式建筑建造厕屋,不仅节约了资源、节省了成本,也提高了厕所的安全性、环保性,大幅缩减了厕屋建造时间。

  现在海南广大农村,一座座采用新型材料组装而成的装配式建筑使厕屋和化粪池成为一个整体,村民使用安全、便捷,内部抽水马桶、洗手盆、水管、电灯等设施均按标准配备,显得美观大方耐用。

   变化:彻底改善“脏、乱、差”局面

  “厕所的改造,给海南广大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现在居民上厕所不仅方便,苍蝇蚊虫少了,而且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看到“厕所革命”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喜欢乡村游的市民蔡先生喜上眉梢,再也不会为到农村旅游为如厕犯难。

  农村厕改是农村环境变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厕所既要建好,还要用好,更要保养好,及时清理。据了解,为保障农村厕所建设,海南省建立省市县投入为主、中央补助为辅、金融积极支持、农民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近3年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9.98亿元。同时,推行财政补助、“红黑榜”和“积分超市”等激励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

  海南农村厕所工作还坚持按照分类实施原则,在厕所改造方面,因村因户实施,把新建厕所分为基本型、提升型、舒适型三种类型,各地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在补助标准方面,分别按照每户1600元和3200元的标准,对一般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补助;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方面,在已建化粪池改造率低、无法新建户用厕所的户数较多村庄建设公厕,指导农村公共场所公厕对外开放。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海南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改善民生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必须彻底改善厕所“脏、乱、差”的局面,必须打赢这场“厕所革命”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