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采集最多中国植物的外国人 在海南采集笔记曝光

13.07.2015  12:59

      原标题:奥古斯丁·亨利:

      采集最多中国植物的外国人

      奥古斯丁·亨利家人根据其口述整理的在海南采集植物时的笔记。

      鹦哥岭青年团队在爱尔兰。本文相关文献资料和图片均由鹦哥岭保护区首批赴爱尔兰交流团队提供

      100多年前,爱尔兰人奥古斯丁·亨利踏上中国土地展开了他的植物发现之旅;100多年后,去年底至今年初,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青年团队远赴爱尔兰,寻访奥古斯丁·亨利留下的记忆和相关的资料,这是一趟百年后足迹重叠的旅程。

      对于鹦哥岭青年团队来说,带上寻访之旅的是好奇和未知,但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就如同当年决心启程前往海南岛的奥古斯丁·亨利的心情一般。

      1881年的夏天,当时年满24岁的奥古斯丁·亨利离开爱尔兰,独自一人坐上向东航行的轮船,穿越大西洋前往中国。此番跨越东西半球的旅程是这位“准海关职员”的就职之旅——亨利即将到上海的大清皇家海关担任助理医官与关税助理。站在轮船甲板上,这位年轻人乘着海风思绪万千,彼时的他并不知道这趟异国就职之旅将会彻底改变自己今后的人生轨迹,并且会在中国植物采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难说清楚奥古斯丁·亨利(AugustineHenry)是闻名遐迩还是默默无闻。

      他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土地上采集标本数量最多的外籍人士,中文名字被译为“韩尔礼”,19世纪他当时辗转湖北、四川、海南等地总共采集15.8万号植物标本,共发现植物新种1726个(含种下等级)。

      但是,相比起几乎同一时代的植物采集家来说,比如“翻开中国西部花园”的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ErnestHenryWilson)、“植物猎人”福雷斯特(GeorgeForrest)等人,奥古斯丁·亨利似乎又显得低调许多。

      辗转求学

      毕业后到中国海关工作

      1857年7月2日,在苏格兰东部的港口城市邓迪市,经营亚麻生意的爱尔兰商人伯纳德·亨利和玛丽·亨利夫妇迎来了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他们为他取名为奥古斯丁·亨利,小名叫作奥斯丁。

      在亨利出生后不久,他们就举家迁回父亲的故乡——爱尔兰泰隆郡。在那里,亨利先是在库克斯城学院接受教育,随后又进入高威市的皇后学院学习自然科学与哲学专业。1877年,年仅20岁的亨利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高威皇后学院毕业,获得自然科学与哲学学士学位。年轻的亨利并未停止对知识追求的脚步,紧接着,他到北爱尔兰的首府城市贝尔法斯特的皇后学院继续进修医学硕士学位。

      然而,在贝尔法斯特学医的经历为亨利的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让他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1879年,亨利在伦敦医院实习。一次偶然的机会,亨利结识了当时在北京海关总税务司工作的罗伯特·赫德爵士(RobertHart),他十分欣赏这位年轻人,所以便鼓励亨利申请位于上海的大清皇家海关税务司的医疗工作岗位。

      年轻人都爱折腾,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亨利也不例外。赫德爵士的建议对他来说正是一次“逃离”的机会。

      于是,亨利迅速完成医学学业并在爱丁堡的皇家医学院获得医生从业资格。用现在的话来说,亨利就是一个标准的“学霸”,在完成自己医学院课程的同时,他还抓紧时间学习中文和有关的海关业务知识,以准备大清皇家海关税务司的录取考试。

      1881年夏天,亨利顺利登上远渡重洋的轮船,前往他的下一个人生坐标——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