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引发海口晚高峰拥堵

22.09.2015  10:22

海口9月21日讯(记者 李关平)“在海秀路南大立交桥上,从上桥至下桥,数百米距离我用了1个小时,车都动不了。”今天晚上8时许,赶到海秀路银龙电影院的赵小姐深舒一口气,在海口生活5年第一次遇到如此拥堵的道路。

平时半小时的路走了2小时

今天下午,车流晚高峰期间的一场暴雨,让海口道路主城区堵成了一窝粥。无数市民像赵小姐一样,平时驾车仅需半小时的路程,今天走了少则1小时,多则2个多小时。

在学院路海南医学院工作的陈女士,平时驾车回到盛达景都小区家中需半个小时,而今天仅仅走出学院路就用了大半个小时。“不就是下了一场雨吗?为什么会堵成这样?”陈女士表示不解,她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获悉,一位朋友在南大立交桥上堵了2个小时, 还有一位朋友在国兴大道海航大厦前500米路段也堵了1个小时。

南大桥一度陷入“瘫痪

一阵暴雨,海口成了水城;一路拥堵,海口成了不夜城。”一位网友发夜晚堵车照片时调侃。也有网友路上遭遇拥堵或者积水路段,发微信朋友圈提醒绕行。

记者从海口市交警部门获悉,从今天下午4时许至晚上8时,海口主城区主干道及多数次干道均处于拥堵状态,南大立交桥等一些道路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通过监控视频,记者看到在一些积水路段,比如义龙西路,积水深度约有50厘米,车辆过不去,想调头又被后来的车辆堵住;在五指山路,积水约10厘米,一些司机慢速谨慎通过,但也有一些司机则迟迟不肯涉水前行,不听从交警指挥,导致后方车辆增多使得道路更加拥堵。

为何暴雨一来就堵?

今天下午,主城区突降暴雨后,海口市交警支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支队领导及路面大队全部上岗执勤。在网络上,不少网友也晒出了交警冒大雨疏导交通的画面。然而,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记者调查发现,暴雨过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是造成道路拥堵的重要原因。首先,暴雨过后,路面积水点增多,根据交警部门不完全统计,主城区道路上有50多个积水点,其中21个属于深水点,严重时车辆无法通行;其余积水点,车辆需要缓慢通行,引发车流不畅。

其次,暴雨过后,多数学生家长前往学校接孩子,致使学校周边道路车辆突增,造成道路拥堵。其中,海府路二十五小学路段、海秀路侨中路段、滨海大道双岛学校路段、滨涯路农垦中学路段等尤为明显。

再次,雨天驾驶条件差,行车视线不好,车流缓慢,遭遇拥堵后,一些不文明的车主开车急躁,不断变道加塞,由此引起交通事故,无疑是“雪上加霜”。

海口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修建的海秀快速路,部分路段一个方向只有一个车道,且路面坑洼,严重影响东西走向的车辆通行。导致东西走向车辆必然“涌向”滨海大道、南海大道、椰海大道等东西走向主干道,加重这些道路的“压力”引发拥堵。据了解,滨海大道设计流量是每小时3600辆车,今天晚高峰却超过了每小时4200辆。

一些市民建议,希望交警部门能够建立一个实时路况信息查询和引导行车平台,遇到特殊道路状况时,交警部门可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及引导行车路线方案,以方便市民出行,避免给道路“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