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明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准备好了吗?

30.08.2019  11:13

      在省住建厅机关大院的垃圾分类屋里,工作人员指导居民分类垃圾。本报记者袁琛摄

      2010年海南全年垃圾处理量151万吨,2018年增至336万吨,年均增长14%!

      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势在必行。

      根据我省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目标,2020年要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到2021年全省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日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海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引发社会对生活垃圾分类话题高度关注和讨论。垃圾分类来了,你准备好了吗?近日,海南日报记者走访垃圾分类回收各个环节,探究我省垃圾分类推行到底有哪些坎,又该如何迈过去?

      经验谈

      机关大院先做试点,边推广边总结经验

      变化:从“躲猫猫”到主动分类

      最初由于搞不清到底怎么分,很多人消极应对,因此,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位很重要

      “红色是有害垃圾,橙色是其他垃圾,绿色是餐厨易腐垃圾,蓝色是可回收垃圾。”8月25日晚8时许,家住海口市琼苑路省住建厅机关大院的王禄武,提着3袋垃圾走到院子里的垃圾分类小木屋。这3个月来,他逐渐习惯了以颜色判断垃圾桶的分类,再把各袋垃圾扔到不同的桶里。

      站在一旁的海口市爱蓝环保服务中心总干事徐华,手拿夹子翻了翻王禄武的垃圾袋,从中翻出了一个泡沫水果套,她耐心地对王禄武说:“王大爷,这个水果套是不容易腐烂的,不能和果皮这些易腐垃圾混放,得放到其他垃圾分类的袋子里。”说罢,她把水果套扔到橙色垃圾桶,再用夹子把装果皮的垃圾袋扎破,把袋里的果皮、菜根抖干净后,将垃圾袋也扔进了橙色垃圾桶。

      根据省住建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全年垃圾处理量151万吨,2018年增加到336万吨,年均增长14%。2013年,我省把农村生活垃圾也纳入了垃圾处理体系,大幅增加了垃圾处理量。

      “我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全省城乡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省住建厅副厅长许毅介绍,省住建厅已牵头编制完成全省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2020年全省铺开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力争2021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今年5月初,受省住建厅的委托,环保公益机构爱蓝环保服务中心进驻到省住建厅机关大院,创建全省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这3个月来,不仅仅是王禄武,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把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垃圾分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一开始,很多人对放置在各个楼道口五颜六色的分类垃圾桶并不怎么重视,爱蓝环保服务中心的志愿者经常能翻出大家放错的垃圾,比如易腐垃圾桶里,翻出来被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外卖盒子,有些人嫌垃圾分类麻烦,甚至把垃圾拿到外面不分类的垃圾桶去扔。

      “大家一看到我们来检查垃圾分类,就躲躲闪闪,这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大家对垃圾分类如此消极。”徐华说,经调查,发现多数人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弄不清楚要处理掉的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为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位,爱蓝环保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对居住在大楼里的每个人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并把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发放,让大家像记单词一样记住每种垃圾的分类。

      按照协议,在8月底前,省住建厅将对此次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行评估,要求垃圾分类的投放正确率要达到80%以上。“按照目前来看,这个目标可以完成。”徐华说,相较于上海等地区,目前省住建厅的垃圾分类设置还比较简单,但这3个月来也费了不少力气,才逐步引导大家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往一些自治管理成效较好的居民小区推广,边试点推广边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开。

      经验谈

      生产沼气、回收利用、焚烧发电……

      跟踪:不同垃圾去向不同,用途也不同

      餐厨垃圾在生活垃圾总量中占比为35%至50%,如这部分生活垃圾能得到有效处理,将大大缓解末端处理压力

      在省住建厅机关大院的垃圾分类小木屋里,摆放的垃圾桶上贴着红、橙、蓝、绿的标识,分别指向不同的分类垃圾。这些分类后的垃圾将去往哪儿?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8月25日21时许,一辆餐厨废弃物垃圾收运车开进省住建厅机关大院,司机郑明腾下车走进垃圾分类小屋,把餐厨垃圾桶拎装到装置在车外的轨道上,通过自动机械操作把垃圾倒入车内的收集箱里。

      “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很大,为35%至50%,如果能把餐厨垃圾处理好,会很大程度缓解末端垃圾处理压力。”许毅说。

      郑明腾将餐厨垃圾收运车开出省住建厅机关大院,再继续驾驶到酒店、学校食堂等地方收集餐厨垃圾,车厢装满后开往位于老城经济开发区的海南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经过厌氧发酵,这些垃圾将产生沼气进行利用。

      据了解,现在我省陵水、三亚、海口等市县已经引入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项目,海口、三亚已经开始运营,这两个市县的餐厨垃圾日处理总量为600吨至700吨,大部分餐厨垃圾来源于酒店、饭店、机关单位和学校的食堂,除了省住建厅机关大院的试点小区外,目前还没有拓展回收其他居民小区的餐厨垃圾。

      蓝色垃圾桶里的矿泉水瓶、食用油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经过环卫工人回收后,被打包运送到垃圾转运站,经过二次分选后,再出售给相应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例如塑料瓶,经过加工切片粉碎等工序后存储,再打包装船运往省外,作为原料制作成再生塑料制品。

      红色垃圾桶里的电池、杀虫剂、废灯泡等有害物品将被环卫工人送到指定场所暂时保存,待达到一定量后再由有资质的收运企业运送到危废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橙色垃圾桶里的垃圾则被环卫企业运送至焚烧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或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

      经验谈

      前面分好了,垃圾车一来又倒一起

      卡点: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能力不足

      未能形成从初端到终端完善衔接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会挫伤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海口市世纪海岸小区的东北角,有一栋两层小楼,墙外贴着“智慧垃圾分类屋”,屋内放置的垃圾桶分别标注着“干”“湿”。“市民如果把垃圾正确进行分类投放,可以积累积分换取话费、洗洁精、肥皂等。”在智慧垃圾分类屋里值班的环卫工人马小玲介绍。

      2017年,海口市选择了131家单位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垃圾分为干、湿两类。海口并不是唯一探索垃圾分类的市县,陵水、三亚等市县也引入了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省住建厅也曾在全省各市县推广农村阳光堆肥房项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但海南日报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街道上标有干、湿或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常常会“吃错东西”,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仍很薄弱。徐华认为,我省此前的垃圾分类试点推行并非没有进展,但缺少一条从初端到终端完整处理的示范线。“即使市民在家把垃圾分类好了,但常常也还是会被扔到一个垃圾车里运走处理。”

      “上海、厦门等城市之所以能将生活垃圾分类落实到位,是已经形成了从初端到终端完善衔接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徐华说。尤其是上海,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到2.435万吨/日。

      目前,由于我省的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处理能力有限,生活垃圾处理主要还是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的模式。到201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1座,其中填埋场16座、焚烧发电厂5座,实际处理9611吨/天,其中填埋5344吨/天、焚烧4267吨/天。

      虽然我省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但随着未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面铺开,需要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统一配置分类垃圾桶,强化运输环节的垃圾分类回收,环卫部门在运送垃圾时要严格分类运送,为市民做好示范,才能调动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不能我前面分好了,垃圾车一来又倒在一起拉走了。”徐华认为,目前我省推进垃圾分类的一大障碍,是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能力不够,未能形成闭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专家谈

      把垃圾分类当成一个产业链来抓

      未来:末端处理跟得上,前端分类有保障

      政府需及时出台配套的执行措施,引导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如果继续有垃圾进来,真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8月26日,在海口颜春岭垃圾填埋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填埋场自2001年投入使用,如今已经超期运行了8年,库容存量已经超限度,但是现在每天仍然要接收4000吨的生活垃圾。

      未来,生活垃圾分类到底能不能推行到位,关键还是在终端处理能力能否跟得上。以餐厨垃圾处理为例,2019年上半年全省生活垃圾的日处理量是10061吨,如果按照餐厨垃圾占比35%来计算,预计全省至少还要再增加3521余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能力。

      “末端处理能力要跟得上,才能保障前端的分类落实到位。”海南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佳认为,好的末端处理方式,可以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政府需加大对垃圾分类设施的投资力度,以高标准的末端处置来呼应严格的前端分类。

      省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杨学才说,目前可再生资源垃圾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规范的处置场所,回收以后大部分要送往岛外处理再利用,运输成本太高,回收的价格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要把垃圾分类当成一个产业链来抓。”杨学才建议,海南要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政府需在制度设计、政策引领方面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及时出台配套的执行措施,引导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据了解,目前我省正在加快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建设速度,屯昌、陵水、东方等市县都已经落地垃圾处理设施项目。澄迈神州车用沼气有限公司、光大环保(三亚)有限公司等也在海口、三亚等市县计划扩建餐厨垃圾回收生产线,提高回收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