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海尾湿地公园不重人气重生态

07.10.2017  10:14

昌江海尾湿地公园不重人气重生态,游客与自然和谐互动
这个景区,卖点是“冷清

  10月5日,昌江海尾湿地公园,游客在欣赏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海南日报记者 李英挺 摄

  本报石碌10月6日电 (记者刘笑非 通讯员杨耀科)“漫步在海滩上,我们可是带着‘任务’来的!”10月6日一早,上海游客于浪走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湿地公园的海岸线上,手中塑料袋装着的不是捡到的贝壳,而是一路走来拾起的垃圾。

  这是于浪和海尾湿地公园之间的一个默契。

  这片植被覆盖度大于30%的沼泽和滨海湿地,是海南保护较好的湿地之一。

  “海岸漫游、林中散步、塘边垂钓,吃的是新鲜食材、住的是林中小屋,这才是‘生态旅游’的样子嘛!”于浪感叹说,招待自己的不像是景区,而像是原始的大自然。

  规划面积4448亩的湿地公园,在海尾镇的石港塘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经此前野外调查与分类鉴定分析和统计,湿地内共有79科255个物种。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融为一体,水生植物和陆地森林相辅相成,除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外,69种鸟类还形成了水天之间最美丽的风景。

  “很多不了解湿地公园的人,都说咱们这儿‘冷清’,殊不知这就是最大的卖点呢!”海尾湿地公园运营管理负责人陈琪笑道,这里卖的不是客房而是生态,景区的人流量一直在严格控制。

  在人气收入和生态保护之间,海尾湿地公园选择了后者,甚至在景区建设之初,运营方不仅没砍一棵树,还种下植被,补齐了森林的空白。“从开放之初要求员工到海滩上做清洁,到后来和游客形成‘带走垃圾,留下生态’的默契。”陈琪说,这种人与自然间的别样互动,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

  未来,海尾湿地公园还在探索“众筹”的模式,通过各种形式,让游客真正融入到景区中去,形成人在景中的湿地风景画。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