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命名钓鱼岛周围岛屿是蒙骗国际舆论

04.08.2014  13:57

  中新网8月4日电 日本政府宣布给“确定日本领海范围基点的离岛”中的158个无名岛命名。香港《大公报》4日文章表示,今次日本政府试图将钓鱼岛附属岛屿混在日本其他离岛中通过重新命名纳入版图,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领土的故伎重施,借以混淆视听,蒙骗国际舆论。

  文章摘编如下:

  对于日本命名钓鱼岛周围岛屿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已全部命名。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日方为此采取的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改变不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

  日本政府擅自命名钓鱼岛附属岛屿,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其手法是将钓鱼岛附属岛屿与其他日本周边小岛混在一起,通过国内法将其划入日本版图,借以混淆视听,蒙骗国际舆论。撇开日本周边小岛不论,事实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中国的史籍里早已有命名,且从明代起便划入中国的版图。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徐葆光著的《中山传信录》卷一《针路图》,不但有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命名,还注明由台湾的鸡笼头(即基隆屿)到钓鱼岛需行十更船程,由钓鱼岛到黄尾屿需行四更船程,由黄尾屿到赤尾屿需行十更船程。足见钓鱼岛列屿为中国领土,史籍斑斑可考。

  相反,日本人要到1885年前后才通过西洋人的海图(主要是《英国海军水路志》)注意到钓鱼岛列屿的存在,并且将钓鱼岛列屿中的黄尾屿用汉字“低牙吾苏岛”来标示,这一命名实际是将英文Tiau-Su用和读发音写成汉字,而英文Tiau-Su即是钓鱼屿的闽南语读音(闽南语将“屿”读成Su,而非Yu)。可见英国海军是通过闽台人获悉钓鱼岛列屿的命名,而日本人则是通过英国人才注意到钓鱼岛列屿的存在。

  甲午战后,日本用武力扩张据有台湾,对台湾至琉球之间的海岛作了详细调查,确认英国海图中的Hoapin-San、Tiau-Su、Raleigh Rock即是《中山传信录》中的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于是在明治41年(1908年)10月出版的《日本水路志》(修订本)中又将钓鱼岛列屿各岛分别写成“鱼钓岛”、“黄尾屿”、“赤尾屿”。

  之后,日本出版的有些地图又将黄尾屿写成“久场岛”、赤尾屿写成“大正岛”,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及其周边小岛统称为“尖阁列岛”。

  二战结束后,美国根据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托管琉球,将钓鱼岛列屿划入琉球列岛的经纬线内,并于1972年将钓鱼岛列屿连同琉球列岛一并交还日本,导致今日钓鱼岛被日本实际控制的局面,从而衍生出长达40年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之争。

  今次日本政府试图将钓鱼岛附属岛屿混在日本其他离岛中通过重新命名纳入版图,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对外扩张领土的故伎重施,其行径必然会遭到全球华人的同声谴责。(郑海麟)


延伸阅读:日本决定给158个离岛命名 包括钓鱼岛五附属小岛
                    《钓鱼岛历史真相》出版 文献充分证明钓鱼岛属中国
                    李登辉坚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 媚日言论频遭批
                    日教授:日可向世界开放钓鱼岛 让中国无话可说(图)
                    日本冲绳县石垣市声称今夏“空中勘察”钓鱼岛
                    马英九称钓鱼岛寸土不能让 台媒:台抱敌人大腿
                    马英九向抗战纪念碑献花 称钓鱼岛“一寸不能让
                    中国高规格纪念抗战爆发 海警船钓鱼岛海域巡逻
                    马英九:不要忘钓鱼岛是日本最早侵略的中国领土
                    台“行政院长”:钓鱼岛问题不会轻易跟大陆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