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本前高官浅野胜人认为中日应学习老一代政治家智慧

10.06.2014  22:40

   据参考消息6月10日报道,日本麻生内阁时官房副长官、第一次安倍内阁外务副大臣浅野胜人日前接受共同社专访,就日中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浅野披露了日中有关《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主张两国应“学习历史、纠正今天、贡献于未来”,领导人应回到《和平友好条约》精神的原点,无条件地举行首脑会谈,主导宏观的日中关系大方向。以下是浅野讲述的主要内容。

   日中两国因历史认识上的分歧而反目,长期以来为此反复争执,在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问题上,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都各自主张是自己的,僵持不下。必须断然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向前迈进。如果不这样做,日中关系的改善和稳定不可能实现。

   1978年我见证了日中就签署和平友好条约进行的谈判,当时的首相福田赳夫派外相园田直访问中国,我作为日本广播协会政治记者随行,表面上怎么处理有关霸权的条款是最大难题,而实际上园田直是带着如何处理尖阁问题的任务访华的。双方经过4天的会谈达成了共识,谈判时并没有提到尖阁问题,因为如果提到尖阁主权的话,谈判本身有可能破裂。会谈结束后,园田直和邓小平近距离交谈时,园田直说“还有一件事,我作为外务大臣如果不提的话就无法回日本”,邓小平回应道,明白、明白,所以我一直在认真听你说话,那个问题就像至今为止那样,20年或者30年先放在一边吧。园田直听了这话,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感激地用力按了下邓小平的肩头,表示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阁下您不用再多说了”———两人都是一流政治家,有些问题不需要明说。因为是谈判结束后的交谈,会议记录里当然没有,这些细节是园田直本人告诉我的。

   学习过去就是要学习当时两国政治家的智慧,包括两国首脑都是有着相互理解的,因而成功签署了条约。当时并未公开某些细节,这是极为高明的政治判断。关于“搁置”尖阁问题,现在有人误解为搁置的是主权问题,实际上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搁置国家主权,真正的意思是搁置有关的争论,优先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逐渐建立起各种信赖关系,进行广泛沟通,慢慢摸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式。在这点上,邓小平和园田直是具体继承了田中角荣和周恩来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时的路线,这样的历史我们需要学习。

   遗憾的是,现今的政治家缺少这样的智慧,把过去的珍贵历史用作争执的材料,结果是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日本政府主张尖阁不存在主权争议是有违当初的原则的,全世界都知道日中的主张存在分歧,单方面推行自己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美国也不会支持。现在情况变得一团糟,再次搁置也很难,所以应当承认存在不同见解,并设置专家会议一起探讨尖阁问题,哪怕研究个10年20年,而在这期间两国之间一定是和平状态。

   我认为两国首脑作为“家长”不要拘泥于某个具体问题,考虑的应是宏观的两国关系,无条件地回到签署和平友好条约时的精神,无条件地举行领导人会谈,主导日中关系的大方向。而尖阁不过是很多具体问题中的一个而已,此外诸如经济问题、知识产权等具体事项应由各领域的专家去探讨。如果因为一个无人小岛发生战争,只能证明参与的各方都很愚蠢,美国也不想卷入此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