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购丑闻岂能“一洗了之”?
视频:中国首次发布日本核报告:可造1350枚核武器! 来源:湖北高清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3日文章称,10月1日,日本防卫省的外局“防卫装备厅”正式成立。新设立的防卫装备厅依据日本国会今年6月通过的《防卫省设置修订法》成立,将充当日本官方的军工产业司令塔,牵头推销日本军工产业,斡旋对外军工合作,进一步扩大武器出口。但也有人对新设装备厅持谨慎态度,担心成为“丑闻温床”。
文章摘编如下:
新成立的防卫装备厅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内,负责自卫队武器的研发与采购,并负责军工人才的培养;对外,承担武器出口协调,扩大日本军工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可见,该部门可谓荣耀煊赫,其职位也可称位高权重。
由于该部门手握着近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50亿元)防卫预算中的约四成经费,一跃成为国内最大采购机构,成为人人眼红的肥肉。人们对此的担忧也相应而来:怎样防范官商勾结,避免出现军购腐败与丑闻?因为就包括防卫省及自民党内部也有人对新设装备厅持谨慎态度,担心成为“丑闻温床”,而防卫相中谷元也训话称“万万不可制造丑闻”。
要说,日本人有此担忧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对日本防卫省来说,在军购丑闻方面可是有过前科的;而且不仅有过前科,甚至可以说是劣迹斑斑。
以前,负责自卫队及驻日美军设施置办及周边对策的原防卫设施厅,便因曝出1998年贪污事件、2006年招标工程暗箱操作事件等丑闻,于2007年被废除。
最臭名昭著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防卫省事务次官守屋武昌,曾被媒体称为“防卫省天皇”的前防卫高官,被曝光长期违反自卫队内部规定,频繁接受相关军火商招待,并涉嫌在军需品购置上为该企业谋取利益。受此事件影响,日本防卫省为掌握该省干部夜间及节假日的行踪,决定为每人配备设有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手机。
而今,防卫装备厅成立,日本也将在厅内设有约20人的“监察监查•评价官”,配合监督防卫省整体的防卫监察总部构成双重监督机制,以加强监督职能。
虽然对策是有了,但是能够保证防卫省的官员从此就不“偷腥”吗?或者说,曾经的军购丑闻的难言之隐,真能靠更换一部门就能洗清吗?对此,我们真的很怀疑。因为像前面所列举的丑闻固然可以通过管理、制度加以防范,但有的丑闻却是既防范不了也杜绝不清的。
首先,日本防卫省与日本财阀之间的关系,向来是“扯不清道不明”,前有守屋武昌之鉴,后面还会不会出现“守屋武昌第二”,恐怕就连防卫相中谷元也不敢保证。
其次,防卫装备厅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扩大武器出口,加强对外军工合作。说白了,就是向国外卖军火。地球人都知道,国际军火交易的水有多深。日本的武器论名气、论价钱、论质量、论技术,在世界军火大国中都不具有竞争优势。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如果不暗箱操作,恐怕这些武器最终只能烂在仓库里。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防卫装备厅承担武器出口的重任,其法理后台是日本内阁去年通过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以及日本突破和平宪法与周边国家加强军事合作以围堵中国的对外政策。也就是说,防卫装备厅的军火出口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同时还有政治目的,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通过军事合作拉拢他国,围堵中国。
而要让其他国家尝到甜头,站到日本这一边,不给点好处怎么行?其他国家又如何愿意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与你合作?更何况日本政府对防卫装备厅这种“利国利民”的“暗箱”是默许甚至是鼓励的,有了政府老大的撑腰,防卫省的官员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曾经爆出丑闻的原防卫设施厅被解散了,而如果日本不放弃其武器出口的政治目的,换汤不换药,可以断定,日防卫装备厅爆出丑闻也只是早晚的事。(蒋丰)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