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日报】面对互联网+,海南政府应该敬畏什么?

13.05.2015  17:26

      一、舆情聚焦

      5月11日上午,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调研海口互联网企业发展情况后,当天下午,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孙新阳主持召开书记办公会,贯彻落实刘赐贵省长调研指示,践行“马上就办”精神,现场办公、研究解决互联网产业发展具体事宜。会议决定,成立海口市“互联网+”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组织、协调、指导全市互联网及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副书记刘庆声参加会议。

      但是舆论却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网友评论道:海口工资低,消费高,没有工业支撑,靠旅游业?旅游业服务差、景区脏乱差、产业不成型、物流成本高、还搞网络销售,基本优势没有一个,工业落后,环境规划被搞得乱七八糟。海南发展迟后,政府不所为,乱所为是通病。也有网友质疑:领导说,海口有着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发展基础,拥有多家在全国、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品牌。请问是哪几家?

      自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从金融、旅游、电子政务等方面推出地方版“互联网+”行动计划,海南的举动也是理所当然,但是面对着这种遍地红旗,大炼钢铁的态势,海南政府应该敬畏些什么?

      首先,“互联网+”的基础是互联网建设。海南省于1997年提出了建设“信息智能岛”发展战略,于2010年6月印发了《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但是我省宽带应用因缺乏信息共享,普遍陷入“信息孤岛”,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我省宽带网络发展所面临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需解决。根据刚刚发布的《2014年度海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海南省网民普及率已达到47%,但2014年海南省农村网民普及率仅为19.7%,较2013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14年,全国农村网民占比27.5%。由此可见,海南当前的互联网发展建设中,农村占比低于全国水平,且城乡互联网差距仍在拉大。

      其次,市场规律是“互联网+”的游戏法则。有评论指出,在不断升温的“互联网+”热潮中,具备超强社会动员能力和掌握巨大资源的政府需要敬畏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创业者和企业家更懂得产业趋势和发展方向。学会敬畏,学会“缺席和缺位”,学会有所不作为,这可能是各级政府当下最缺乏的“互联网+”思维。因此,海口、海南甚至全国各省市级政府用行政驱动力带动是政府对于市场调控应尽的责任,但是如何做好市场服务者,而不是市场掌控者,还需要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执政能力。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也是挑战,简单的为政策而政策,被美好愿景头脑发热,显然不可取。

      第三,优化管理结构和执政思维是“互联网+”的正确思维。对此,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讲话可以成为它山之石:“互联网+”时代不断产生的新模式、新业态,往往对政府传统的管理服务产生颠覆性的挑战,而这些挑战往往超前于各种法规和规范。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课题涵盖了城市管理、经济运行、风险防范、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城市安全等方方面面。

      同时,在简政放权的趋势中,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到互联网+政务,才是政府应对的应有之意。

      最后,完善的产业体系是“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互联网+”不同于“+互联网”,其核心由传统产业转变为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及其衍生品。但是健康完善的产业建设,依然是核心竞争力。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新兴模式,但是基础的物质提供者依然是传统产业。对于海南来说,要清晰的看到,产业体系并不完善,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旅游和农产品也没有具备与全国竞争的规模。尽管可能会出现多点开花,但难免后继乏力。毕竟“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政府调控也不是万能的,只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体才是任何新兴模式的强力后盾。

      业界将“互联网+”称之为下一个风口。站在风口之中,哪怕是一只猪也能飞起来。但是,作为政府,必须具备长远眼光和居安思危的观点。如果“互联网+”转为常态,风口不复强力之时,飞上天的猪,怎么平安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