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对占领海南“煞费苦心”“自杀式快艇”暗藏坑道

13.07.2015  10:41

      原标题:日军侵入海南岛始末

      张兴吉供图

      1939年2月10日,侵琼日军在澄迈湾登陆。

      日军占领海口海关。(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日本对海南岛的侵占,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日军首先是希望通过占领海南岛,从切断中国抗战的海上运输线入手,达到其扼杀中国抗战的目的;其次日军也企图通过掠夺海南岛的热带及矿产资源,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同时,日军也力求通过其对海南岛的经营,使其成为日军进一步“南进”的战略基地。基于上述的这些原因,日军对海南岛的侵占策划时间很长,侵入海南岛后,对其控制、“经营”也就煞费苦心,正因为如此,日军对海南岛的侵占,对当时的中国的抗战,乃至后来的国际形势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日军对占领海南岛的策划

      日本军队自1938年10月下旬占领了武汉、广州之后,由于其军事力量的不足和国际政治上的空前孤立,被迫开始转入对华的持久战争。日军占领广州以后,日军方面通过情报获知,中国政府仍然通过香港、九龙、澳门、汕头、广州湾的南海沿岸以及越南等地进口大量的抗战物资,为此日军的大本营,在1938年冬和1939年春先后对驻广州的日军第21军下达了设法切断我国沿海的近海交通要道的命令。根据这项指示,日军第21军开始确定在中国南部沿海作战活动的主要目标,即攻占海南岛、汕头、江门及九龙以北的深圳等地区,以强化对中国海疆的全面封锁。

      同时在日军侵占广州之后,日本军方认为:国际上援助蒋介石政权的运输通道已经转向了河内方向、缅甸方向,鉴于日军陆军还只是在广东中部,想要切断上述的两个交通通道,只能采用空军打击的办法,当时日军可以对中国华南地区进行空中打击的基地,只有台湾和三灶岛两个基地,这两个基地距离中国的广西、云南路途遥远,显然无法实现日军全面封锁中国华南地区交通的目标。因此日本军方设想,如能占领海南岛,并进而在海南岛建设航空基地,则航空作战可进一步延伸,甚至切断中国和缅甸之间的联系。为此日本海军为了获得新的对上述两条交通要道发动进攻的航空基地,强烈希望占领海南岛,并开始着眼于策划对海南岛的占领。

      可以认为日军对海南岛的进攻以及占领的活动,实际上是日本军队占领广州后,力图全面封锁中国大陆的对外交通,彻底切断中国所需抗战物资的运输通道行动的第一个步骤。同时随着日本势力在亚洲扩张的不断扩大,日本受到来自欧美各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日本在国际上的处境日益困难,其物资的来源相应的也越来越困难,由于日本是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日本要想支持长期战争,就必须扩大其资源的范围,占领海南岛的目的,正是基于这个岛屿是属于亚热带地带而且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的原因。

      由于海南岛的特殊地位,日本军方虽急于想占领这一地区,实际上在日军策划攻占广东时,当时的日本海军省已提出应同时攻占海南岛,不过,由于遭到了日本陆军的反对(因日本陆军在华南的兵力不足)而没有进行;但是在1938年9月10日在决定攻占广东的日本大本营御前会议上,日本海军方面指出:日本海军“正在考虑将来何时攻占海南岛”;由于日本政府担心对海南岛的进攻,会触及到英国、法国在这个地区的殖民地的利益,直接影响到日本的对外政策,因此日军大本营在进攻海南岛方面的工作上还是十分慎重。在1939年1月13日13时,日本的御前会议决定进攻海南岛。但是一直到1月19日才向驻广州的日军第21军下达了和海军协同攻占海南岛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