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捐日军"出征"旗 小楷记录日士兵侵略经历(图)

20.07.2015  11:28

  ■ 文物档案

  日军“出征”旗

  捐赠者:河南工人李义军

  文物介绍:抗战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面旗子为丝质,长103厘米,宽69厘米,右侧上下角还缝有加强用的皮质三角和绑扎绳。旗子正上方,写有汉字“尽忠报国”,右侧写的是“祈武运长久,小西贤助君”,右下还盖有一个红印,但多数字迹不清,能辨识的仅有简单的地址信息。

  旗面中部写满密密麻麻的楷体竖排小字,是保留此旗的日本士兵小西贤助记载的,从1945年1月23日应召入伍,至1946年3月10日回到日本的经历。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陈列展出的“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中,展示日本投降的部分,有一面特殊的日本国旗——日军“出征”旗,上面写满了竖排小字。

  记载了旗子保留者日本人小西贤助在1月23日应召入伍,至日本战败他被遣返,1946年3月10日回到日本的日记。

  日记中,每天的记录非常简短,基本是行军出发等内容,翻译成中文仅有两三句话,其中提到小西贤助1945年1月应召入伍后,在2月4日接受了军服装备检查,还受命令“留下了头发、指甲等。

  当年4月,小西贤助患痢疾休息,并在住院期间收到了从家乡寄来的第一封信,“高兴地流泪”,还记录下了隔壁病床的人“病情极轻还向家人撒谎”,以及自己在收到妻子回信后,“无论如何也要克服痢疾活着回去”的心态变化。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小西贤助也听到了消息,还在日记中写“如果是真的我们就全完蛋了”,次日他看到中国人放鞭炮庆祝,自己则“沉默着低下头从日本兵变回日本人”,也就是在16日之后,他的日记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支那”的字样。

  1946年2月13日,等待回国的小西贤助听说上船命令取消,“非常失望且害怕”,但仅在一个月后的3月10日,他就回到了家乡,日记很简短,只有“回家”两字。

  ■ 对话

  “钓鱼岛”事件后捐赠文物

  李义军是河南一家普通工厂的员工,今年45岁,收藏文物20多年。自“钓鱼岛”事件之后,他觉得应该通过承载历史的文物让更多人见证原貌,便逐步将手上收集十余年的文物,精选捐赠至抗战馆,其中包括这面日军“出征”旗。

  新京报:哪年找到的这面旗帜?当时怎么鉴别的?

  李义军:大概是2009年或者2010年,我朋友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在一个神社附近看到这个旗子,知道我收藏这些东西,就拍照片回来问我要不要。

  我看到照片后,找朋友翻译旗子上的文字,觉得比较有历史价值,就拜托朋友帮我带回来。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收藏这些抗战文物?

  李义军:我平时就喜欢收藏老东西,已经有20多年了,最开始是收藏书画玉石。收藏抗战文物有十几年了,希望能多了解点那段时间的历史,也表达下爱国的心情,我觉得现在生活过好了,不能把历史忘了。

  新京报:抗战文物和书画玉石比有什么不同?

  李义军:其实两者差不多,比如在购买时候的价格,都是名人的物件比普通人的多;鉴定的时候也是要看外形、材料、工艺等。每个文物都有一段故事,要自己多付出,买的时候跟人家多说好话,找的时候多费体力,到自己手上了多研究。

  新京报:这些年都捐赠了哪些文物?为什么?

  李义军:日军“出征”旗是去年捐的,之前也主动捐过一些日军物品。

  捐赠最早是因为钓鱼岛的事儿,挺气愤的,觉得手上有这些物证,还不如捐给国家,平台大得多,也能让更多人看到。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