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中国建设报》专版刊登我省做精做美小城镇做法

09.05.2016  12:34


图为乐东县丹阳村日景。

  海南:精准发力扮靓小城镇 

   城镇规模小、实力弱;城镇建设水平不高,缺少地域文化特色......,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城镇化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是建省前的4倍多,伴随着海南城镇发展的突出成绩,一些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日前,海南召开全省城镇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等省主要领导参加,会议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对全省城镇工作任务目标进行再部署,提出十多项措施精准发力,把小城镇建得更美、更生态、更精品。
    以“多规合一”描绘城镇“成长坐标
   海南省住建厅丁式江厅长指出:城镇工作千头万绪,但规划是城镇建设之本,也是城镇建设的蓝图。抓好城镇工作必须以“多规合一”为引领,描绘好城镇“成长坐标”。
   2015年,海南在全国率先探索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通过努力,确定了“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特色产业小镇”四个规模等级构成的城镇发展体系和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全省空间布局的“一张蓝图”。
  为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海南结合岛屿特点,提出要构建“一环、两极、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依托环岛高速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公路,形成串珠状沿海城镇空间环;打破行政壁垒,优化“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功能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基础设施效能,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同时海南将结合“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程,加快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建设,到2020年,集中力量高水平打造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和千个美丽乡村,加强用地政策支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用于特色产业小镇项目建设,促进构建多元主体融合、城乡良性互动、文明生态发展的现代城乡体系。
   以产兴城,为城镇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海南注重从优势资源禀赋出发,大力推动发展特色产业城镇,既繁荣城镇经济,为城镇发展注入持续活力,同时也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海口市石山镇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农业,2015年12月网上拍出火山石斛和火山荔枝“期货”6千万元;文昌市会文镇靠佛珠加工这一个产业,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7千多个,月劳务收入2千多万元;澄迈县桥头镇大力发展地瓜产业,2015年产值突破2个亿,带动3600多人就业,农民户均年纯收入超过7万元。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引擎,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就是空城。全省城镇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产城融合,就是为城镇长远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海南省住建厅厅长丁式江说。
  根据全省城镇工作会议精神,海南要紧紧围绕旅游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油气产业,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房地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等“十三五”期间的十二大产业,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城镇主导产业,引导和鼓励产业项目向城镇集中布局,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人,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同时结合“多规合一”要求,海南以区域评估评审代替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在严格确定入园项目标准的前提下,对符合入园条件的项目不再单独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深度挖掘特色文化,打造魅力城镇
   近年来,海南充分挖掘城镇特色文化,打造一批魅力城镇,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如琼海市围绕特色做足了文章,把全部12个镇打造成了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人文底蕴的美丽小镇,绘就了田园城市、特色琼海的美丽画卷。琼中、保亭、白沙、乐东等民族市县将黎族苗族图腾元素有机地融入到城镇建设中,凸显了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气息,游客百看不厌。
  按照全省城镇工作会议要求,海南将进一步鼓励开展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镇建筑布局,协调城镇景观风貌,体现城镇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建立完善城市设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各环节体现城市设计要求。坚持“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原则,加强建筑高度、体量、形态管控,其中特色产业小镇和其他乡镇居住建筑不得高于20米。抓好建筑设计,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结合美丽海南百千工程培养乡土建筑师,形成多样化的本土建筑风格。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优秀建筑和优秀建筑师评选,提高全省建筑设计水平。
  据了解,海南下一步将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市县在城镇建设中提炼和运用南洋文化、黎苗文化、侨乡文化等海南特色的建筑符号,提高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同时深入学习海口“双创”、三亚“双修”、“双城”的经验, 参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的标准来抓好城镇建设,提高绿色生态城区和卫生城区品质,让每个城镇都是精品之作,都是特色文化的独一无二。
   生态整治,打造海南优美宜居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海南始终严守生态底线,深入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六项行动。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省投入17.7亿元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21座,投入5.32亿元建成垃圾转运站162座,有效带动了全省垃圾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开展整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构建起举报、查处、监督“三张网”和全省整违官方网站“一平台”。疏堵结合,在全省22个试点镇开展农村建房报建试点,引导农村依法依规建房,从源头上杜绝违建行为。2015年,全省拆除违法建筑87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约3300亩;今年1-3月,全省又拆除违法建筑107万平方米。通过整治违法建筑,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
  围绕城镇干净、整洁的目标,下一步海南将突出重点区域,推进全面保洁。开展“洁净城镇”、“清洁家园”专项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突出摊点乱摆、污水乱排、广告乱贴、工地乱象、违建乱搭、车辆乱行乱停、农贸市场脏乱、小街小巷小区杂乱等“八乱”现象,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同时实行“三个一”动态监督机制:每星期曝光2个“脏乱差”典型,形成高压态势;每个月巡查一次,发现问题随时通报;每季度交叉检查一次。
  为保持城乡风貌统一,海南将保持2015年的强力推进态势,以打违促报建、以报建促风貌,力争在2018年实现增量基本控制、存量基本整治的目标;以城中村为突破口加强拆改结合,加大对拆后土地和空间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绿则绿;落实属地责任,强化网格化管理,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

  成和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