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内旅行社“3天”文章做足了吗?

04.06.2014  16:29

 小朋友在园地里采摘草莓。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游客在海边戏水。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随着端午小长假的结束,一年中最集中的上半年小长假也结束了。作为长线旅游市场的海南旅行社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来抓住“3天”的商机?

   小长假唱主角 长线旅游目的地寻求转型

  海南作为长线旅游目的地,黄金周长假曾经起到了至关重要拉动市场的作用。

  黄金周对于海南旅游业的影响,要从2003年说起。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回忆,2003年全国非典,而海南因“零非典”被誉为“健康岛”。同年,大量岛外游客借助黄金周来到海南,真正奠定了海南养生旅游的地位和名声。“第一次来观光、第二次来度假、第三次来可能就买房。”王健生说,这不仅拉动了旅游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海南经济发展。

  海南远通国旅副总经理张惟惟说,曾经每年旅行社要打3场“战役”:五一、十一和春节黄金周。几乎每个长假,省外游客如织,也有实际的问题,就是人员过于集中,不仅让游客得不到想要的旅游效果,也让业界人士焦头烂额。

  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2013年新的假日安排方案出台……奠定了3天小长假在全年假期中的主角地位。“长假减少,短线游增多,必然会对海南旅游市场产生影响,起码长线的客源会大幅减少。”王健生说,黄金周的取消,小长假的增加,有利于短距离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但对于长距离旅游目的地则是个打击。

  海南旅游必须在阵痛中加快自身目的地体系和产品体系的建设,旅行社转型升级成了发展主题。

   家庭游、主题游、乡村游 小假期扮靓海南旅游市场

  刚刚结束了昌江芒果采摘的热潮,省内旅行社又开始推出新的花样迎接端午。这种研发短线游的力度,是曾经依赖长假长线旅游市场时期的省内旅行社所不敢设想的。

  “曾经,长假游客人数足以撑起整个市场,大家的产品可以多年不变,只要等着客人来就好。”海南康泰国旅中国公民旅游中心总经理何鹏说,小长假的增多,市场的变化,逼迫旅行社踏上转型之路。

  周末市场、小长假市场,旅行社把功夫都做在一个“”字上。“旅行社都有自己的岛外客源支撑,我们可能会把曾经的北京、华中等地区的重点,移到与海南相近的广东、湖南等地。”何鹏说,同时旅行社加强了岛内自驾游客的开发。

  在旅游目的地上,曾经“客人眼里只有三亚”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琼海的小镇游、骑行游;昌江的木棉花、芒果采摘;临高的渔港游;文昌的科普游;儋州的石花水洞摘黄皮游……越来越多的海南市县旅游之美,被省内旅行社开发成线路,展现在散客、家庭、自驾游客面前。

  从春节期间的琼海旅游突围,到黎族三月三旅游人气爆棚,再到昌江芒果采摘的火爆……海南主题短线游每次都“掷地有声”。

  “环岛游曾经是游客自己驾车玩,而现在自驾群体与旅行社之间的第三方平台已经搭建好。”何鹏说,家庭游、乡村田园行、海南人游海南、深度主题短线游同样能够带旺海南旅游市场。

   深度开发 短线游同样精彩纷呈

  王健生认为,法定节假日调整后,新假期将成为若干个出游的高峰时段,游客会更乐于选择以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这对三亚旅游产品结构升级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旅游产品开发造成的直接影响,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二是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将进入“快车道”。

  在王健生眼里,琼海的旅游开发探索模式,是海南短线旅游开发转型的一个标志。王健生表示,琼海近两年已成为家庭旅游度假目的地、大学生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正成为与三亚相呼应的海南旅游第二极。他认为,琼海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体系的创新样板。

  “琼海市旅游委和省旅游协会、省旅游发展研究会、媒体和省内旅行社一起,省市联动,共同策划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从以往的观光参团式向着休闲化方向推进。通过这些深度的开发,琼海旅游确实火了。”王健生说道。

  “三天短线游的市场很大,与海南公共服务体系相互匹配。”王健生称,市县可以充分挖掘深度游,同时各个市县的深度游可以组合成长线旅游酒店+机票+攻略的模式。这种短线游的深度开发不仅让海南各市县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开发,而且让旅行社可以多元化细分市场,从中获益,跳出曾经产品单一,旅行社削价竞争的怪圈。(记者 马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