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可领补助金? 电话诈骗对准新妈妈

27.08.2014  00:45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接下来的这条新闻,电视机前的新妈妈们,可要格外留心。郭女士是儋州市排铺镇人,这个月5号,她生下宝贝女儿,现在还在月子期。前几天,郭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根据政策,郭女士符合领取新生儿补助金的标准。殊不知,郭女士正一步步掉进骗子的陷阱。
        郭女士说,那名自称“儋州市财政局”工作人员的女子,准确的报出了自己的生育时间等信息,所以她对对方的身份没有怀疑。后来,又有一位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女子打来电话,催促郭女士务必在当天上午11点前到银行领取1600元的新生儿补助。
        接了电话之后,郭女士匆匆出门,正好遇到大姐。因为赶时间,郭女士只说去银行办业务,没有细说。担心妹妹还在月子期,身体撑不住,大姐就陪同前往。
        看到妹妹一边打电话,一边按对方的指示在ATM机上操作,大姐心生疑虑,就上前询问几句,可是妹妹并没有搭理她。于是,大姐赶紧找来其他家人,前后不过几分钟,妹妹银行卡里的两万块钱已经没了踪影。这时候,郭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
        原来,当时郭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在银行ATM机上,输入一串编码,本以为是新生儿的编码,殊不知输完了之后,不仅自己的账户里没有多出来1600元的补助,反而少了两万元。这时,郭女士才反应过来,自己输入的一连串编码,其实是对方的账号以及转账金额。目前,郭女士已经向辖区派出所报了案。
        要说这骗子的花样可真够多的,继购房退税、购车退税之后,又出现“新生儿补贴诈骗”。那么,遇到类似的骗局之后,受害人首先要做什么?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迅速冻结账号,让骗子无法将钱取走呢?
        郭女士说,在转账时她记下了对方的账号。那么,如果知道对方的账号,在ATM机上使用无卡取款,故意连续三次输错密码,能不能冻结对方的账户呢?
        客服介绍,在ATM机上故意输错密码只是锁定密码,让对方不能使用ATM机取钱,而不是冻结账号。对方依然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途径进行转账。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冻结对方的账号,让自己避免损失呢?
        民警介绍,在受理案件后,他们调查确认确实属于诈骗账户以后,就能冻结。但最好的防骗手法,还是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就要提高防范意识。
        警方还表示,虽然电话诈骗手段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和钱沾上关系。凡是对方以“中奖”、“补贴”、“退税”、“安全账户”等各种名义提出“转账、汇款”的,或是要求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指点操作银行卡”的,肯定就是骗局,所以接到类似陌生电话或是短信时,必须提高警惕,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上当受骗的机率。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王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