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海南扶贫开发的思考

23.09.2014  10:45

新时期海南扶贫开发的思考

■吴井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说的这句话,既是亲民情怀的自然流露,又是对扶贫开发的全新诠释。以总书记讲话为指针,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是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一道必跨门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就扶贫开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既是亲民情怀的自然流露,又是对扶贫开发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的全新诠释,被人们视为经典,广为传诵。习总书记对扶贫开发的系列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思想、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以它为指针,创新机制,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工作,为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作出贡献。

  习总书记扶贫开发讲话的核心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讲话的核心观点:一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总书记把“改善民生”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一并列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表明做好扶贫开发由党的宗旨决定,改善民生是扶贫开发基本目的。二是“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把扶贫开发拓展为小康社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总书记明确界定了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确定扶贫开发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四是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做好扶贫开发的具体办法和要求,也就是说,扶贫开发工作要逐项逐件落实,要做真做实。五是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总书记强调了农村基层党支部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就是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六是扶贫开发工作要“改革”和“创新”。总书记多次强调“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此背景下,中央出台25号文件,明确包括“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在内六个方面的改革内容,体现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善民生为导向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一是要提高认识。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民生事业,是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二是抓住重点。我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在“三区”:中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干旱地区、北部火山岩地区。三是创新机制。根据扶贫开发新情况、新问题,创新考核办法、健全工作机制。四是做实工作。对贫困村、贫困户要摸清底细,做到精准扶贫,滴灌扶贫,真扶贫,扶真贫。五是基层建设。没有一个好的党支部,扶贫开发就缺乏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好政策就无法贯彻执行,好项目就没有人带领群众实施。

  准确认识海南扶贫开发的成绩与问题

  海南从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就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开发式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按新标准计算,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75.3万人减少至去年底的6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4.3%降到11.2%。二是扶贫支柱产业日益壮大。橡胶、槟榔、芒果、瓜菜、蜜蜂、桑蚕及家禽家畜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三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修建了一批农村公路、桥梁,全省600个贫困行政村全部通电、通水泥路、消灭了茅草房,大部分农村饮用上卫生水,水利设施逐年完善。四是贫困地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掌握了一到两项种养方面的实用技术,每年至少有3000人通过培训外出务工。

  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全省人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民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受欠发达地区这一大条件制约,加上新阶段扶贫开发标准提高和农村工作发生新变化等因素,目前全省贫困人口比例仍然较大,农村贫困发生率也比较高,且初步脱贫人口收入不稳定,遇上自然灾害容易返贫。二是贫困地区经济总量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三是人口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科技较为落后的局面还没有真正改变。四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是“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认识亟需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创新机制。一是改革贫困县考核工作,出台贫困地区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评价主要指标;二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对新一轮贫困村、贫困户调查摸底、造册登记、建档立卡,并逐村逐户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三是做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年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四是强化扶贫资金管理和金融服务,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绩效考评办法,健全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建立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机制,制定出台省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办法,加大对扶贫资金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支持和鼓励小额信贷扶贫。

  抓好“两业”。一是特色产业扶贫。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帮助、扶持、引导一批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找准特色支柱产业;二要做好做优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三要扶持贫困农民发展养殖业;四要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市场和专业性市场;五要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开发乡村旅游。二是就业扶贫。一方面要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劳务供需衔接工作,强化跟踪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职业教育培训,以就业为中心,面向市场开设专业、面向岗位设置课程。

  夯实“双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要按“整村推进”模式,结合文明生态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农村通畅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工作,以贫困行政村为单元,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农村危房改造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市县要确定每年用于贫困村危房改造的财政盘子。要根据农户贫困程度不同,制定多档次的补助标准,确保危改工作的普惠性。二是基层组织建设。一要健全党支部,挑选思想好、作风正,又有决心和能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担任党支书记;二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扶贫项目都能按时实施;三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和内容,改进农村基础组织工作方法方式;四要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真抓实干。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习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指示精神贯穿于扶贫开发工作全过程,大胆扛起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担当,提高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和做好做实每一项具体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用好、用足、用准各类扶贫资金,组织社会各界力量,聚集“大扶贫”能量,真抓实干,一村一村来扶,一户一户来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来解决。要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和步骤,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内容、有检查指导、有责任追究、有总结提高。要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各种形式,激发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政府有限扶持下,靠自己双手摘贫帽、刨穷根,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未来。

(作者系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4年09月23日A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