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沙:南海新城初长成

18.07.2015  12:26

  中央媒体看海南

  ■ 新华社记者 金敏 周正平 王晖余

  夜幕降临,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暑气稍退。岛上渔家乐的夜宵摊开始热闹起来,永兴体育馆内汇集了一批运动爱好者。远处,永兴码头不时传来轮船的汽笛声。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揭牌成立。三年来,一座美丽的海上新城正在南海不断成长。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三沙的城市基本功能正日趋完备。”三沙市补给保障办公室负责人李振儒介绍说,缺水缺电是岛上多年没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通过海水淡化和增加发电机组,目前西沙所有有人居住的岛上,水电基本已经得到解决。

  “物资补给保障水平比以前至少提高了一倍。”李振儒说。他是一名在永兴岛工作了16年的“老西沙”,亲身经历了三沙市的巨变。

  特别是今年初,“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提升了海上补给和行政管辖能力,岛上居民的物资补给尤其以前是“奢侈品”的蔬菜水果得到较好的保障。

  “美丽三沙”是三沙市着力打造的目标之一。永兴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工程即将完工,这将为这座海上新城的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张怀鑫是永兴岛污水处理厂项目的现场负责人,三沙设市后,已经退休的他毅然来到永兴岛上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在岛上一干就是三年,“为三沙建设出一份力,是我们的光荣。

  三沙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容易诱发一些疾病。三沙市人民医院新建了两栋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配备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三沙市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朱秀峰说,医院可以满足普通的治疗需求,今年已经处理近20例重症患者。

  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三沙居民开始憧憬并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在热闹的北京路“商业街”两旁,一边是医院、银行、体育馆等公共设施,一边是超市、冷饮店、商务中心、理发店等生活设施。驻岛干部、官兵和渔民的业余生活日渐丰富。

  一家知名的鸭脖连锁店去年进驻永兴岛后,店长王思思经常忙不过来,“一天能卖五千块钱。

  7月正值放暑假,很多孩子们从海南本岛来到永兴岛上和父母团聚。由于三沙没有学校,平时他们不得不和父母分离。

  这一局面很快将得到改变。永兴学校及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封顶,将于今年9月前完工并交付使用,届时孩子们将可以在父母身边上学。

  在离学校的不远处,几栋“别墅”形状的楼房已经封顶,这是三沙市政府为岛上渔民建造的定居点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极大改善目前渔民仍居住在简陋木屋的问题。

  三沙的“海上驿站”正在不断延伸,目前已经在各个小岛上成立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在离永兴岛10海里的赵述岛上,环岛路宽敞整洁,羊角树、木麻黄、枇杷树、椰子树等植被覆盖全岛,一些渔民转产转业在岛上做起了社区服务,拿起了固定工资。“环境变美了,生活变好了。”赵述岛社区党支部书记梁锋说。

  (新华社三沙7月17日电)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