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试验区”

16.07.2018  22:16

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跨越: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试验区

 

中新网海口7月11日          记者王子谦


雨季来临,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林业工程师李诗川涉水查看红树林长势,穿过淤泥深厚的潮间带,不时有鱼、虾、蟹、鸟觅食嬉戏。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保护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群落结构最好的红树林。李诗川修复红树林20余年,见证了红树林面积的不断恢复,“保护区周边村庄的虾塘退出,养殖场关停,给动植物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红树林的变迁是海南“生态”立省的缩影。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海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1999年在中国率先建设生态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后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随后确立生态宜居的“美好新海南”目标。

在探索过程中,海南通过建立“岛长制”、“湾长制”、“河长制”等手段,保护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从去年开始,三沙市赵述岛渔民梁锋不谈打鱼,谈起了垃圾分类。作为赵述岛的“岛长”,他每天在小岛巡查,负责陆海污染物排放管控、海龟上岸产卵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梁锋说,“岛长制”试行一年多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岛礁新貌已经初显成效。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后,海南进一步解决城乡环境、大气、土壤、岸线、水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永久停止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开发新建外销房地产项目,新批填海土地严禁用于开发商品住宅等措施。海南省长沈晓明说:“绝不能让‘海南最大的本钱’在我们手里搞丢,搞‘贬值’”。

生态优先,海南政绩观也在发生变化。全省19个市县分两个平台进行差别化考核,取消12个生态敏感区市县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考核,这一措施被形象地称之为“打篮球”与“踢足球”分场比赛。

如今,海南山更绿、水更清。根据《2017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海南省各项环境状况持续优良,生态环境更加宜人,森林覆盖率达62.1%。

当下,中央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使命。海南定位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根据时间表,到2035年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厅厅长邓小刚说,海南在自贸区(港)建设中将提升产业园区环保准入门槛,推出“产业负面清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生态质量“只升不降”。

在工业重镇洋浦经济开发区内,环保门槛不断提升。近三年企业进行污水回收、尾气净化等22项循环改造项目,每年节约能源3万吨标准煤,节约水量800万吨。近三年空气优良率均超过95%,近岸海水水质保持国家一类标准。

在民间,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果农郑学智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践行“生态农业”理念,他的农场动物粪便、鱼虾肥、草木灰代替化肥,人工除草剂不见踪影。今年荔枝季,他的产品供不应求,“以顺应自然的方式种植,才有高品质的产品。

随着海南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自贸区(港)建设要求海南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更加协调。

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说,海南正在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生动范例。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把最好的资源变成百姓共享的福祉。

红树林边的老住户黄宏远喜欢到岸边散步,远眺葱葱绿色。“过去是靠林吃林,现在大家都有保护意识,主动帮助科研人员修复红树林。”黄宏远所在的地区,一幅湿地入城、蓝绿共生、陆海相依、水城相融的美丽蓝图已经绘出。

东寨港红树林已成为海南自贸区海口江东新区的组成部分。官方称,这里将被打造为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和全球领先的生态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