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欢聚文昌谈“一带一路” 百万华侨资源是文昌优势

03.04.2015  12:24

      原标题:侨胞欢聚文昌谈“一带一路” 逾百万华侨资源是文昌优势

      海内外乡亲座谈会现场(南海网记者陈望摄)

      4月2日下午,海内外乡亲座谈会在文昌举行。座谈会作为第四届文昌市南洋文化节活动内容之一,吸引众多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参加,一同畅谈怎样促进家乡经济发展,并对文昌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提出建议。

      建议把文昌打造成海南外事的基地

      据了解,海南自古以来都是海上交通的要塞之地,作为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最主要的海上运输通道之一。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面向东盟地区的“桥头堡”。

      华侨如何看待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海南的影响呢?原马来西亚马华公会主席翁诗杰介绍,对于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思,他首先想到了海南,海南具有环境优势。从海事上看,海南是中国最南端,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是古代贸易的“中转站。”

      “我建议把文昌打造成海南外事的基地,因为文昌拥有世界各地众多的华侨。”翁诗杰说,从外事上看,海南等沿边省份都有大量华侨资源,而华侨一般都是当地的商人或企业家,如果能吸引他们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将大大推动海南的“一带一路”建设。

      华侨资源是建设“一带一路”优势

      如何发挥文昌侨乡优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呢?香港海南商会当然荣誉会长张学修认为,文昌是海南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至少有130万人,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是文昌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优势。

      张学修告诉记者,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海外侨胞也从中看到商机,文昌可以依靠侨资、侨企,以进一步带动文昌“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吸引侨乡回家乡投资呢,他建议政府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发展旅游,大力发展航天特色旅游项目;二是加强工业建设,在工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文昌扩展内容服务侨胞回家兴业

      文昌市委书记陈笑波在会上表示,文昌的华侨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文昌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回家乡做贡献不再是单纯的拿钱回家乡搞公益事业,而更需要侨智侨力侨资来投资兴业。市侨办、侨联等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积极为侨胞回家兴业牵线搭桥。

      陈笑波称,文昌还设想在文城清澜区域或发展预期更好的地区,规划出一块区域,让文昌华侨回来投资,建设一个名符其实的华侨城。他们将以博大的胸怀、优质的服务热忱为海外乡亲服务,共同为建设繁荣昌盛、文明进步、和谐美好的美丽文昌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