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罗豆农场防潮堤现46处决口 修复资金成最大困难

18.08.2014  13:07

      强台风致文昌罗豆农场11.9公里防潮堤出现46处决口,23个村庄遭海水倒灌,损失惨重。台风后防潮堤虽经简单修复但仍存在隐患——

      文昌罗豆渴望一道安全屏障

      政府部门已加快建设脚步,资金仍是最大的困难

      文昌罗豆农场山良村附近简陋的防洪堤不具备防大风大浪的能力。

      罗豆农场山良村附近简陋的防洪堤。

      文昌罗豆农场,遭海水倒灌的农田正被抽来的珠溪河水清洗恢复着。群众打理好了家里被毁的物件,开始思考未来。提起台风在他们心里烙下的伤疤和担忧,村民纷纷提到了紧挨着村子的防潮堤。那是一条修建于1950年代的防潮堤,在它服役的日子里,对它的担忧一直没有停止过。终于,它在“威马逊”中彻底溃败,出现了46处决口。海水倒灌导致罗豆农场23个村庄被淹,村民家园被毁,养殖和种植产业遭重创。灾后,对重建防潮堤的渴望,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

      政府有关部门表示,原本已有的防潮堤重建计划,将因“威马逊”而提速。

      现状:46处决口临时性修复

      8月12日,文昌罗豆农场山良村,通往东寨港海湾的路上,仍可以看到一处处断壁残垣,扑鼻而来的是被海水浸泡后留下的腐臭味,村民们正忙碌着恢复他们的生活。

      带路的罗豆农场副场长林道禧最近的工作,是每天往田地里跑,他要看着5部抽水机从珠溪河取水,浇到被海水倒灌的1万1千亩农田中,淡化海水造成的影响。“他们都说要三五年才能重新种植,我们希望快点,所以不停灌水。”林道禧说,省里来的专家告诉他们,解救被海水倒灌的农田,只有用淡水冲刷这个笨方法可以用。

      海湾处,“威马逊”中淹没村庄的海水已然平静,防潮堤上,新土覆盖了决口。防潮堤并不宽,堤上到处都是交叉的树枝树干和各种杂物,行走起来异常艰难。

      填土工作从7月20日就开始了,3部挖土机、5部拖拉机,11.9公里的防潮堤,一直持续了十多天才填好。时间紧迫,为防新的台风来袭,他们选择了就近从海边取土。“只能做临时性的,不做的话,随便一阵风吹来就会发生海水倒灌。”林道禧说。

      46处决口,长的达20米,一般的也有七八米,触目惊心的数字。

      “没冲垮的也被打矮了。”林道禧说,整条防潮堤,都在台风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即使在覆土之后,高度也没有之前高了。“不管怎么样,现在决口已经临时性修复了。”

      “临时性”一词,让林道禧感到不安。

      回忆:防潮堤一下子就被冲垮

      所有人都知道毁坏农田和家园的罪魁祸首——超强台风“威马逊”,海水倒灌进村子,4650名群众被困,数不清的家电、鱼塘、牛羊鸡,被海水淹浸毁坏。甚至,人员也出现了伤亡。

      8月12日,50岁的黄良琼已经在海边修了十多天的船了。他一共有两条船,一条木头的,一条玻璃钢的,木头的已经在台风中粉碎了。

      令他觉得庆幸的是,他还活着。那个下午,只要他多犹豫一会,可能就没命了。原来,7月18日“威马逊”来袭时,黄良琼就在离海边约50米的一处小平房里。他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多年了,那天下午,他亲眼目睹了海水怒吼着,冲毁了防潮堤,涌上岸来。“我在这里有鱼塘,一开始我以为没事,没想到海防堤一下子就被冲垮了。”

      黄良琼所讲述的决口,虽已被新土覆盖,但仍可以依稀看到受损的严重。“我发现海水倒灌了,就想起在村子里还有鱼塘,想去放水。”黄良琼说。当黄良琼台风后回到海边,才发现房子已在台风中倒塌成了废墟。

      看到敞开的一个个大大的防潮堤决口,让黄良琼感到忧伤。“家里5亩多的农田被淹了,几年都种不了地,养的石斑鱼本来还有三个月就可以卖了,现在都没了,家里的电器也没了。”黄良琼说,这一切,都是海水倒灌导致的。而原因之一,便是这不禁风的防潮堤。

      林道禧同情着村民们的遭遇。“现在的防潮堤只有两三米高,当时的海水高过防潮堤1米,如果是比较高的又硬化的防潮堤,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林道禧说。

上一页 | 1 2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