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灾后农业如何持续快速发展?从单纯种养向复合型

16.12.2014  13:34

      文昌灾后农业如何持续快速发展?业内人士认为——

      从单纯种养向复合型发展

      补贴资金、技术培训成了文昌惠农助农的有力杠杆,在这根杠杆的撬动下,文昌农民即使在这样的大灾之年仍然保持收入不减。即便如此,文昌市农业局局长鲍永兴在谈到文昌灾后农业恢复时还是十分担忧。

      “目前来看,灾后我们农民的收入在今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去冬今春一直到上半年,我市的瓜菜种植就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总产值达到16.8亿元,平均下来,农民的收入相比往年还是有所增加的。”鲍永兴还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也显现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文昌农业的单一性特点突出,而复合型农业较少,这也使得大灾之后的生产恢复变得举步维艰。

      在鲍永兴看来,积极打破当前单纯的传统种养格局,是保证文昌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出路。“以目前来看,文昌农业的结构总体上仍较为单一,近年来政府也不断在技术宣传上进行引导,现在文昌的复合型农业经济模式得到一定的推广,同时农产品的深加工也正逐步扩大规模。”

      鲍永兴认为,农业要做大做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个农业企业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即使没有高科技,也会相比粗放型更能产生效益。”鲍永兴说,实施农业产业链条式发展,不仅可以保证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提升,更能在大灾之后确保迅速恢复。

      锦山镇文昌鸡养殖业的快速恢复验证了鲍永兴的话。在今年台风中,锦山镇当地养殖业遭受重创,不过锦山文昌鸡养殖业的恢复速度却从未滞缓,个别企业甚至还在灾后扩大了养殖规模。

      颜为坤养殖文昌鸡已有21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已是锦山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而他最信奉的只有一句话——“不做大规模永远成不了气候”。他的养殖场主要进行文昌鸡种苗的孵化,同时自己也有8个鸡棚。“台风过后还剩下6棚鸡,但是我们场的孵化一直没停下来。”颜为坤告诉记者,他作为当地的养鸡“老板”,负责了附近42户文昌鸡养殖场的种苗供应。

      颜为坤的文昌鸡种苗孵化场因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模式,鸡苗供不应求。据介绍,颜为坤的养鸡场从孵化鸡苗到市场销售,实行一条龙模式。除了养鸡,颜为坤的公司还兼顾生产饲料,自给自足的同时对外进行销售,从饲料、鸡苗、检测、出栏,到最后进市场,每个环节都可以创造利润,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保证了文昌鸡的品质,而这样的养殖生产模式在锦山一带早已不是新鲜事了。(文/潘高萧菲)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