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建市领导重点项目联系制度 大批搁置项目将再复工

14.05.2015  11:47

      原标题:打一场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战

      文昌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4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102%

      走好项目一颗子激活经济全盘棋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超强台风“威马逊”和强台风“海鸥”的双重影响,文昌市经济一度步入低谷,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仅增长1.3%。延续至今年一季度,虽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6%,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同比下降两位数以上,为近10年来最低。

      面对严峻的形势,文昌逆势求进攻坚克难,强化干部作风,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以绝地反击的勇气和智慧,力挽经济下滑,并顺势启动以完善城市配套、提升民生指数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终于在4月实现投资触底反弹,交出了一份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长102%的靓丽答卷。

      攻坚克难

      力推重点项目建设

      履新不久,文昌市委书记陈笑波就面临一次大考: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5%;去年同期相比,总投资额减少近10亿元,只完成全年计划的16.08%。

      “投资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大幅下滑的态势若不能迅速遏制,必然影响全市干部群众的发展信心,”陈笑波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经过仔细分析认为,文昌发展的基础优势没有改变,发展的长远趋势没有改变。当务之急是攻坚克难抓住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局经济。”

      项目,项目,还是项目。一张攻坚克难推进项目建设的大幕在文昌拉开:

      文昌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库116个项目中的109个,都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将二季度列为全市“项目强推季”强力推进;

      每个重点项目都实行“六个一”责任制:一个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倒排工期计划,一竿子抓到底;

      建立市领导重点片区重点项目联系制度,确保每个项目从条、块上都有人督办推进;

      市委书记和市长几乎每周到现场调研现场办公,一大批因种种原因搁置拖延的项目再次复工;

      开办多期征地培训班,围绕铺前大桥、文博高速、滨海旅游公路等省重点项目开展前期配合准备工作;

      ……

      文昌市重点项目办常务副主任邢益钰,尽管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十分高涨,他拿着厚厚的一叠《重点项目总表》告诉记者:“所有重点项目的推进进度、面临问题,都在表上逐一梳理列出,定期化解销号。”

      作风化坚冰!4月份一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就完成了18个亿,环比增长102%,初步呈现出恢复性的发展状态。

      经济复苏的迹象在文昌月亮湾片区尤为明显。在去年的威马逊风灾中,月亮湾片区工地上20层楼高的塔吊全部被刮断,绿化景观荡然无存,工棚房顶铁皮被拧拎成麻花,项目直接损失达到4.5亿元。更严峻的是,受风灾影响,片区房产销售情况跌入谷底,企业投资信心也大大下降。

      面对这种状况,文昌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月亮湾指挥部,加大服务力度,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目前,月亮湾片区建设已全面复苏,1月-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投资力度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月亮湾片区建设之所以恢复得这么快,是市委、市政府服务项目和企业快速注资的结果,也得益于工程建设者和项目指挥部全程保姆式服务。”文昌市副市长、月亮湾指挥部指挥长郝书文说。

      全力以赴

      让沉睡项目活过来

      文昌市长1.8公里的北二环路,历经4年建设,换了5任拆迁小组负责人,依然是一条半拉子断头路。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更将它看作市委、市政府项目建设力度的晴雨表。

      “经过调研,发现其实只有两户群众在征地过程中,开出了超过国家标准5倍的要价。我们现场协调法律宣讲,很快就顺利化解了矛盾,道路顺利复工。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拖这么久?其中折射出,干部作风其实是推进项目的关键。”陈笑波告诉记者。

      文昌市龙楼食品加工园区是航天城建设的配套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农产品加工观光工业园。然而,项目却因一些村民阻挠,三次动工三次停工,项目也因此被搁置了下来。

      “龙楼食品加工园尽管面积不大,但是对文昌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个加工园区主要就是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文昌龙楼镇常务副镇长陈符和说,“一些群众对此不太理解。他们在已征收的土地上种植,提出二次赔偿要求,导致项目长期无法开工。”

      为此,陈符和带领镇干部一人负责一户,挨家挨户讲政策,做村民思想工作,镇干部们还整理出了“家庭档案”,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干部们也慢慢走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经过春风化雨的工作,这块“难啃的骨头”又被捡了起来。本月初,这个搁置了两年的春光产业园区正式复工。对这个结果,文昌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光深感来之不易:“预计项目12月底建成投产,3家企业已进驻,可以解决2000人就业。地瓜、菠萝蜜、文昌鸡等产品加工,可以拉长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

      扎实推进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我们也看到,现在正是文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一次难得机遇。”文昌市长何琼妹如是说。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文昌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抓住市场低谷期,启动了以民生为导向的项目结构调整:一手抓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引进旅游、文化、商业地产新业态;一手抓民生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增加群众就业。

      占地1762亩的文昌现代城航天游学商业广场,立项之初定位为商贸物流园。随着市场情况变化,文昌市主动引导该项目向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商业公园业态转型。

      “通过引进国内一流的文化管理团队,把一个原本的物流仓储项目,改造成一个以航天文化和南洋华侨文化为核心,能满足市民及游客休闲度假购物需求的文化商业地标,不仅提升了项目的商业价值,也极大地增强了文昌市承接航天旅游消费的能力,更提升了文昌的城市形象和品位。”该项目总经理助理朱静说。

      而文昌就业饮食一条街及石玉市场等项目,则是在通过项目建设拉动经济的前提下,同时完善城市配套,增加民生就业,增强旅游承接能力的项目。

      面对严峻的形势,文昌市委、市政府处变不惊,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把稳了风浪中的船舵,为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