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文昌多所“水毁小学”重建中制定新学年计划

14.08.2014  10:20

  没有走进三江农场下辖的一所所小学之前,我们不曾注意到这里的“水毁小学”和灾后重建中老师们的坚韧力量。

  海口三江农场岐山头村6岁孩子林尤冠的这个暑假,常常跑到村道对面的岐山头小学巴巴地望着,这两天,每次等到校长兼班主任老师蔡亲保来学校,阿冠便问,“蔡老师,快开学了,我们还能在这里上课吗?

  蔡亲保听到稚嫩的童声笑了,摸着孩子的头说,“能的!我们不但能在这里上课,还会迎来更多的文明小学转来的新同学!”8月13日,在平房教室里,蔡亲保仔仔细细地把“汉语拼音表”挂框上的泥印擦干净,挂回了教室黑板的正上方。岐山头小学只有蔡亲保和陈文勇两位老师,学校也只有20个学生,校园西侧的教室经过这两日的打扫,已干净许多。

  “水毁小学”受损严重

  快开学了,受灾地区的小学能如约敞开“怀抱”迎接孩子们回校吗?

  记者连日来走访文昌、海口两地多所小学,三江农场二小、岐山头小学、文明小学、明德小学、罗豆农场小学、秀田小学等。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受灾地区的小学教师们不但早早开始筹划着开学备课事宜,而且也积极参与到“水毁学校”的重建规划中来,走访中,“水毁小学”已备好的“新学年计划”令人感受深刻。

  位于三江农场后坎村的文明小学就是“水毁小学”之一,在这里就读的100名农村小学生将有一个不一样的新学年。

  “全毁了。”这是电话中文明小学校长吴多杰对记者询问学校状况时的全部描述。在罗丰公路一个岔口,见后坎村路牌,右转车行几公里,文明小学的大操场便赫然在目,而眼下能够识别这是一所小学的也只有这个操场了。“威马逊”台风把2米高的石头校门吹毁,校园东西两侧的两排瓦房原本是教师宿舍,如今早已不见了屋顶,几乎仅剩下了“木框架结构”。而正南方向的这幢两层主教学楼,满目疮痍,没了窗户的窗框在风中晃晃荡荡,楼道和教室墙壁上有扎眼的裂缝。

  确保孩子就近入学

  学校都没有了,孩子们开学怎么办呢?

  8月11日,吴多杰和老师们在校门口迎来了海口市美兰区教育局的工作组。大家坐在一起商量,拿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原地修建临时板房,但考虑天气闷热,孩子们的读书环境实在太苦;二是纳入规划原地重建新教学楼,孩子们搬到三江农场二小去读书,但龙头山村和八队的孩子的家距二小差不多要10公里,这么远的路,小学生怎吃得消?

  “水毁小学”的事情很快“惊动”了海口市政府,受到了高度重视。美兰区教育局长梁东喜说,“经过研究协商,我们初步敲定,将文明小学的孩子以自愿为主的原则,分散到二小和岐山头小学就近读书,哪个近去哪个,教师也跟着孩子走,这个新学年来临之前,我们一家一户地去走访,为孩子们的安全,动员家长配合接送。而美兰区也将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文明小学的规划重建,让孩子以后能在安全的教室里念书。

  “这个新学年真的不一般。”三江农场二小校长文晗感叹道。因为有更多的孩子可能要到二小来读书,文晗和老师们一边抓紧修整着倒塌的围墙,一边也加快了400多平方米学校食堂的建设。

  三江农场二小副校长张世明说,大家还商量着,在新学年的课程里,第一天开课就要给孩子们增加防范台风的安全知识。明德小学校长林山说:“相信我们,无论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让孩子们如期开学!”(记者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