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区”大家谈(12):文昌 以航天旅游 侨乡文化为依托 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24.03.2015  01:19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文昌,古称紫贝,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不仅有着诸如文化之乡、椰子之乡、华侨之乡等一连串美誉,还将依托航天发射中心,更好地发挥禀赋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用好用足用活旅游特区政策,打造以"航天海岸、人文椰乡"为特色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同期声:文昌市委副书记  市长  何琼妹 

(旅游特区发展战略  是习总书记提出来的“四个全面”发展目标之下,海南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特别是做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决策,也是实现强省富民的重要举措,文昌在里面大有作为,大有空间。)

2016年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将实现卫星首发,未来更多重要的卫星也会相继发射,据专家测算,每年将为文昌多带来140多万游客,不仅扩大文昌和海南国际知名度,还将带动旅游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文昌将以航天发射基地为依托,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挖掘航天旅游品牌价值,争当“旅游特区”排头兵。

同期声:文昌市委副书记  市长  何琼妹 

(以发射观光游为基础,充分发展或挖掘航天体验游、航天科普游、甚至是航天农业游以及航天文化游,我们想加快建设航天主题公园,能够使航天旅游的产业聚集,这样做大做强航天旅游的品牌,拉长航天旅游的产业链。)

文昌在以航天旅游为总抓手的同时,加快铜鼓岭、月亮湾、高隆湾等生态滨海旅游建设,加快文昌历史文化园建设,打通文城“断头路”交通梗阻。何琼妹表示,随着铺前大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昌融入省会城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后,也将推动木兰湾滨海新城区等北部地区发展,而文昌至琼海高速公路、文昌至澄迈高等级旅游公路的推进,也将使周边市县区域协同的力量进一步凸显。

同期声:文昌市委副书记  市长  何琼妹 

(我们将通过城乡交通体系的有效整合,对外加强文昌与外界的联通联系,对内助推镇域交通的发展。)

文昌是著名的侨乡,有120多万海外华侨,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地区,近年来,文昌借助航天效应,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吸引大批华侨返乡投资。

同期声:文昌市委副书记  市长  何琼妹 

[我们将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把文昌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开放的一个窗口,初步以南洋文化节升级版为抓手加强经济的交流和沟通,加强文化的影响,通过他们(海外华侨)在海外,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能够促进我们整个海南的经济发展。]

 

 

        (视频编辑:朱虹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