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讲坛第67讲】文学创作与鉴赏

25.04.2016  11:28

——我校一级作家杜光辉先生作专题讲座

  4月21日晚,我校一级作家杜光辉先生在三亚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作专题讲座,讲座主题为 “文学创作与鉴赏”。 “什么是文学?”杜光辉先生以文学真正的定义开场,他认为人类借助文学语言,得以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与人、与自然、与客观世界随时变化的关系。文学就是人类的一种工具,而一般学者们对文学的定义都十分宽泛,认为文学就是审美的艺术形态,教科书对文学的定义又太过狭隘,只是特指诗歌、散文、小说等。
  在谈及文学的功能时,杜光辉先生说: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它可以提倡节俭,勤奋,鼓励人们向上,还能帮助人们剔除颓废、漠视的负面情感,让崇尚文学的人化仇恨为友好,化颓废为振奋,获得更多的科学、社会、专业知识。文学也是一种弘扬善的力量,在社会,各种文明发展都离不开“善“的浸透,而人性本恶,文学的价值就在于揭露人性中最本质的“恶”,让社会和谐、人民安居。文学更是一种社会内力的释放,人类通过几千年的筛选,建立的法律、规定、道德体系等外定力,当社会问题出现,外定力不能渗透到每个角落、不能兼顾到每个人的时候就需要内定力约束个人、约束集体,以此达到内外平衡,稳步发展的目的。 杜光辉先生表示,对文学功能的了解还可以帮助鉴赏一部文学作品的好坏。想要鉴赏一部作品、判定一部作品的价值,最重要的还得看作品有没有填补文学史上的空白。杜光辉先生以他的作品为例,《可可西里狼》填补了中国生态文学的空白,《大车帮》填补了中国脚户文学的空白等。其次文学作品有没有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超越原有题材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面。目前同类型的作品很多,推陈出新才有亮点,再加以社会的正能量,这样的作品才能算成功的。 杜光辉先生还提出了思想对于作品的重要性,没有思想的作品就像没有脊梁的人,无法站起来,只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没有思想的作品就像没有骨架的鲜肉,无法构建一个大写的“人”。作品是基于作家的思想而创作出来的,只有解放了思想,作家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传达出的思想才不会让读者感到冷漠与邪恶,才能让读者在浓雾中看到光亮,在迷茫中看到希望,在茫茫大海中看到生命的灯塔。 杜光辉先生介绍了一些写作技巧。在互动环节中,杜教授也从个人经验出发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本次讲座是天涯讲坛第67讲,也本学期“心智阅读推广”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天涯讲坛由三亚市社科联和我校宣传部共同举办。“心智阅读推广”由学校图书馆、宣传部、当代文学创作研究所长共同主办。“心智阅读推广”系列活动还包括征文比赛、读书沙龙、好书分享等系列专题,目的在于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本次讲座由学校图书馆史学武副馆长主持,人文学院和教育学院约200名师生聆听。 延伸阅读:杜光辉教授系我校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海南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学研究基地主任、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杜光辉教授迄今已有约600余万字文学作品在公开报刊上发表,并有200万字的新闻、社会纪实、经济理论、时评类文章问世,共计约850万字。有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一篇散文集《浪迹巴山》出版、中篇小说64部,短篇小说37部,散文随笔若干,获得过23次文学创作奖。

(责任编辑 郭万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