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镇一钢构桥桥面太陡 频频有市民摔倒

02.12.2014  23:39

  冷空气南下、阴雨来袭,给常年温暖的海南岛也带来了几分凉意。但对于居住在文昌市文城镇东风路及文南老街一带的群众来说,连绵的阴雨带来的不仅有降温,也给自己的出行增加了几分不便。无论是身体灵活的青壮年,还是脚下不太方便的老者,都因为连接东风路与文南老街的伯锐桥,让出门与归家的路变成一场历险。

  “今天小雨连绵不断,桥上又摔了两个了。”在伯锐桥头做着冷饮生意的小符告诉记者,她每天至少都看着成百上千的人通过伯锐桥,无论男女老少,上桥下桥的动作,都是小心翼翼。“桥面坡度太大,碰到下雨,路面更加湿滑,穿着平底鞋还好,爱美的姑娘要是穿着高跟鞋过桥,很容易滑摔。”小符说,就在前不久,一位孕妇过桥时不小心滑倒,让周围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也正是因为在桥上摔倒的人日渐增多,也让刚投入使用不足半年的伯锐桥得了“摔桥”的外号。

  记者通过在桥头观察发现,钢结构的伯锐桥要高出东风路和文南老街许多,受限于桥下文昌河的宽度,伯锐桥的坡度明显增大。据了解,新建的伯锐桥在今年年中刚刚投入使用,替代的是原本石板结构的老桥。居住在伯锐桥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老桥虽然平缓易通过,但桥面窄、高度低,而且东风路及文南老街人流量较大,老桥承载力明显不足。而在雨季,文昌河时常暴涨的水位更是会直接淹没老桥,给居民出行增添不便。

  记者从文昌市住建局了解到,也正是基于防洪和便民的考虑,才拆除了老的石板桥,改建起崭新的钢结构伯锐桥。“其实在最初设计时,图纸上的桥梁比如今的伯锐桥还要高出一米多。”文昌市住建局局长符史文说,基于桥两侧路面改建及便民考虑,桥面越高坡度越大,行人上桥多有不便。最终将桥面下降到现有的高度,既能保证洪水无法淹没,也增加了群众出行的安全性。

  “实际上目前伯锐桥桥面使用的已是防滑材料,但桥面的坡度还是较大。”符史文表示,目前已有市民反映桥面较陡的问题,也正准备就市民提出的建议,在前面增设阶梯,降低危险系数。“增设阶梯,工程量不会太大,短时间内就能有效解决行人摔倒的问题,还大家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符史文说。(记者  刘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