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文化室名不副实 沦为麻将房KTV包厢

21.09.2014  11:57

      原标题:农村文化室名不副实

      尴尬现状!成麻将房KTV包厢 闭门谢客或被闲置 没人借书报纸过期

      澄迈县瑞溪镇山内村文化室还未投入使用。

      2012年,建设120个;2013年,建设160个;2014年,建设300个……

      目前,海南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如火如荼,与之相对应的,重建轻管的情况突出,令人担忧。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澄迈、屯昌、海口等地的文化室发现,一些文化室存在被出租的情况,很多文化室因无专人管理而闭门谢客,一些文化室挪作他用成为空招牌……

      农村文化室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民生项目,它们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民生。不少群众和政府部门对其现况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建成之后的管理状况,才是文化室能发挥多少作用的判决书。

      各方建议从突破管理人员欠缺困境,主动营造氛围,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破题。

      现象1

      挂着文化室的牌子开麻将房

      原因:部分自建文化室游离监管之外

      9月10日上午,澄迈县瑞溪镇产坡村马路边,一栋挂有“产坡文化室”牌子的三层半建筑颇为显眼。但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文化室”,其实只是麻将房和KTV包厢。

      附近的村民周先生表示,该文化室已经建好两年多,村民从未享用过。“我们村紧挨着镇子,有生意做,所以文化室被租给别人做生意了。”

      到了上午11点该“文化室”才有人来开门。如周先生所言,该文化室一楼是KTV包房,二楼是客房。工作人员称,一楼有四个KTV包厢,中午到下午17时30分之间的价格是58元,晚上时段费用另算。二楼有几间客房,可以打麻将,一天的费用是80元。

      “文化室呢?”记者问。“没人看书,没人来搞活动的。”该工作人员表示,老板年初以每年18000元的价格承租产坡村的文化室,经营麻将包房和KTV包厢。

      据了解,该店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显示为茶艺馆,经营的范围限于茶艺、烟、酒、副食和零售,并没有目前他所经营的KTV和麻将包房等项目。瑞联村委会一位干部说,租给私人经营,肯定不合适。但该文化室为自然村自建,村委会也不知该怎么处理。

      “产坡村的文化室是他们自己建的,没有通过镇里。他们那样做肯定是不允许的。”瑞溪镇副镇长罗旺表示,他们在获知情况后,已和当地派出所勒令该楼撤下“文化室”的牌匾。

      文化室被出租并非孤例。此前,文昌的一处文化室被媒体曝出落成之日成了饭店的开业日。更久之前,乐东黄流镇的几个文化室也被当地群众举报名存实亡,成了“饭店”,或出租给幼儿园做办公场所。“自建”二字成了他们接受媒体和公众拷问时的挡箭牌。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