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进整村搬迁改造 规划生态修复土地达2235亩
海南推进中西部山区贫困村整村搬迁改造 目前规划生态修复土地达2235 亩
“这以后就是我们的新家了!”11月24日,村民符怀剑站在他即将装修完成的新房前,眼神中充满期待。
符怀剑的老家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委会坡告村,与其邻村道银村均地处莺哥岭核心保护区。不久后符怀剑将和坡告村、道银村的30户村民一起离开大山深处,在这个距离老村30多公里的地方组建新的村庄——银坡村,开启全新的生活。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对我省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核心区、江河源头、水源保护地、公益林保护区等中西部山区的贫困村,实行整村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政策,着力解决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部分少数民族村庄的群众生存脱贫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山深处有人家
道银村、坡告村是地处热带雨林深处的黎族村落,也是我省重点贫困村,两村共计30户142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少有姑娘愿意嫁进来。
道银村、坡告村的情况绝非个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省仍有农村贫困人口47.7万人。其中有部分贫困人口就长期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的地区,缺乏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而这些地区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是限制或禁止开发的,无法采取就地扶贫的方式,需要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指出,任何开发建设都要以保护生态为基础,最大限度守住生态底线。而村民居住在生态核心区,就很难避免伐林垦荒、破坏植被、污染等行为,因此从保护生态角度说,对这些地处生态核心区的贫困村庄实行整体移民搬迁也是必由之路。
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由省发改委牵头,进行了多次调研摸底,制订了《海南省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十三五”规划》,明确至2018年底,全面完成五指山、屯昌、乐东、白沙、琼中5个市县的生态扶贫移民安置,规划搬迁11个自然村547户2228人,其中2016年要完成4个市县5个自然村、171户803人生态扶贫移民搬迁。
新村新房换新颜
在银坡村,记者看到,一栋栋崭新的白色的二层小楼格外显眼,每户115平方米,分4室2厅1厨2卫,还有一个大阳台。
白沙住建局驻点干部符克军告诉记者,这些新房都是政府免费为村民所建,预计下月初就能全部装修好。
据了解,截至目前,涉及今年整村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的屯昌、乐东、白沙、琼中等4个县5个自然村都正在有序推进安置区施工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其中白沙已进入收尾阶段,其它3个县预计今年12月底住房工程也将全部完工。
我省还将11个搬迁村庄全部纳入1000个美丽乡村建设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范围,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新村安置点红线范围内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程投资大,涉及面多。据测算,我省“十三五”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共需资金3.06亿元,要通过中央投资、省级补助、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及搬迁群众自筹等多渠道筹措解决。其中海南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自今年10月揭牌以来,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4亿元授信额度,主要就是用于我省“十三五”生态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建设。
搬出稳住能致富
这不是道银村村民第一次尝试搬离大山深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政府就曾组织村民搬迁到其它村落,但最终因土地生计等多种原因,很多村民又搬了回去,那么这次又有什么不同呢?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村生态扶贫移民工程将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放到了重要位置,为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将按照经济区域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的发展思路,依托迁入地的土地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村一品”新亮点。
以道银村和坡告村为例,当地政府根据两村村民原本主要种植橡胶的实际情况,为村民人均安置了10亩已经开割的胶园。同时,新村规划了集中养猪场,还预留了20亩乡村旅游用地。此外,我省还将实施转移就业培训,同时落实完善各项惠农支农政策。
而在村民搬离生态核心区后,为改善原迁出区生态环境,我省将对迁出区进行生态修复。目前规划生态修复的土地已达2235亩,确保实现移民迁出一片、生态恢复一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