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掉敲诈勒索犯罪团伙 每天恐吓数百学生家长

21.09.2015  17:25

  中国警察网讯 近日,北京警方重拳出击,成功打掉一个通过电话恐吓学生家长进行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

  校方发现异常

  ●打恐吓电话的人熟悉事主家庭情况

  ●多名家长接到恐吓电话后向警方报案

  6月底,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孟先生,送完孩子上学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一名男子说:“你是孟先生吧,我叫‘大力’。你最近得罪人了,有两男一女托我整整你,这事你看怎么办。”孟先生告知对方自己没有得罪人,便准备挂掉电话,谁知对方说出了孟先生妻子、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以及妻子的工作单位地址、孩子的在校情况,甚至“警告”孟先生,如果去报警、不花钱“平事”,一周之内他将会收到孩子的手指头,妻子也会在近期出车祸。

  孟先生以筹钱为由挂掉了电话,然后立即赶往孩子所在的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他才松了口气。跟学校领导沟通后孟先生才知道,已有多名家长接到此类电话,通话内容类似,而且有几名家长已经汇钱过去“平事”。包括孟先生在内的几名家长了解校方收集的情况后,选择报警。

  民警辗转千里

  ●专案组派员赶赴河北、内蒙古等多地

  ●掌握犯罪团伙成员构成及作案证据后成功收网

  接到报警后,北京市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刑侦总队会同西城分局等相关单位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组经过大量调查走访及摸排工作,发现几名河北籍男子非常可疑。专案组立即派员赶赴河北省丰宁县、滦平县、沽源县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多伦县等地,辗转千里侦查。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专案组在掌握了该团伙的成员构成及犯罪证据后,决定统一收网,将其一网打尽。

  近日,在多地警方的支持配合下,专案组将以杨某、宋某为首的5人敲诈勒索犯罪团伙一举捣毁,当场缴获手机40余部、现金10万余元及银行卡、手机卡等大量涉案物品。杨某、宋某等犯罪嫌疑人全部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犯罪团伙起底 

  ●闲散社会人员自称“黑社会”骗“消灾费

  ●每人每天给50个事主打电话实施敲诈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杨某正在西城分局刑侦支队接受审查。此时的他,在电话里自称是“黑社会”人员“大力”时那种嚣张跋扈的气息已没了,剩下的只有认罪和悔过。

  杨某交代:“我一直没有工作,5月份遇到同样无所事事的宋某,便和他一起商量去赚点钱。我之前在外地打工时,听说可以给别人打恐吓电话,让他们拿钱‘平事’。这个想法向宋某提出后,我们一拍即合,然后分头准备银行卡、手机、手机卡等物品。同时,宋某还叫来了他的两个外甥曹某、曹某某及朋友郭某一起干。

  专案组侦查员介绍,犯罪嫌疑人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害怕家里人知道,不敢在家里打电话。他们都是集体行动,约定好时间,一起开车去较为偏僻的地方,每人每天大约能给50名事主打电话。

  侦查员还指出,嫌疑人打电话的对象是经过筛选的。他们一般选择在公司上班、有孩子的白领,因为敲诈他们的成功率会比较高。打电话时,嫌疑人先警告事主“得罪人了”,不给钱的话,事主的家人将遭遇“意外伤害”。这样说,多数人是不相信的,这时嫌疑人会再说出一些关于事主的详细信息,如家庭住址,孩子的姓名、出生日期及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等。嫌疑人会根据事主的工资情况,开出一个对方能接受的价格,部分人会选择花钱消灾。

  警方提示

  恐吓电话不要信 第一时间去报警

  北京警方指出,此类案件中,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事主电话号码及家庭成员构成等信息后,直接拨打电话并冒充“黑社会”等方面人员,以威胁恐吓等方式要求汇钱。有受害人感到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同意给“消灾费”,在汇钱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群众接到威胁恐吓电话后,无论涉及自己还是家人,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尝试跟家人取得联系。如果遇到暂时联系不上家人的情况,也不要相信对方。很多情况下,违法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受害人的慌乱状态一步步行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