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文件"改写数十人生 历史责任究竟谁来承担?

29.10.2015  17:41

  2000亩土地,发包50年,租金120万元,平均12元/亩/年。这样一份租期超长、租金超低“显失公平”的合同发生在1995年的海南省定安县龙州乡农场。

  县里为了腾出土地“招商引资”,乡政府1998年以一纸文件宣布撤销农场,将场内50多名职工以每年六七十元的补偿金“打回原籍”或推向社会。十几年来,农场还是原来的面貌,没有得到任何开发,而职工们难以回原籍安置,多年来过着无地无房无稳定收入的生活,一些职工生活十分困顿。如今,职工们希望政府能考虑当年决策的失误,妥善解决他们养老、医疗、住房等后顾之忧。

   解散职工生活困苦

  龙州乡农场是1963年创建的乡镇集体农场,土地面积近2000亩,职工50多人,以种植胡椒、甘蔗、橡胶等农作物为主。

  据一些老职工回忆,当年乡政府从各个村委会选调年轻骨干筹建农场,近2000亩土地都是职工们辛勤开荒出来的,能进农场成为非农业户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谁也想不到命运会发生巨变。

  龙州乡农场场长兼党委书记陈德和就是其中一位,他曾是美太村委会的团委书记,进农场后带领职工发展种养业,前景看好。但1998年被“打回原籍”后,他也没能分到土地,村里的祖屋早已没有他的份儿,只能靠打零工为生。

  记者见到陈德和时,这位69岁的老人住在一间破旧的瓦房里,屋内仅有一张铺着草席的床铺和几袋鱼饲料,旁边低矮的木棚里,6块砖头支起的瓦罐便是他烧水做饭的厨房,为了维持生计,他帮人养鱼、烧炭每月收入三四百元。

  和陈德和境遇相似的老职工为数不少,他们有着非农业户口的身份,却又住在农村,没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也享受不到农民的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成了“非不非、农不农,在夹缝中生存的人”。

  “如果农场没被撤销,我们职工的生活肯定非常富裕。”65岁的农场职工叶育柳说,农场当年就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两代农场职工将2000亩荒地开辟成一个朝气蓬勃的企业,种植有1万多株胡椒、1000多亩经济林,还有60亩茶叶、80亩甘蔗,按当时价值算,已达1000万元以上。

   招商引资失败,职工权益受损谁承担?

  一些职工回忆,当年乡镇府劝退职工时曾宣称,身为台商的乙方将依合同约定在农场开发鱼塘、饲养场、蔬菜基地,投资1000万元建设食品厂和化肥厂,投资3000万元搞旅游和农场综合开发,并且优先聘用农场职工。然而,时至今日,农场没有得到任何开发,唯一的变化是农场被“条块分割”对外多次发包赚钱。

  记者在定安县龙州乡人民政府与海南龙州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联营承包土地开发合同》中看到,合同约定乙方拥有对外转包权,只需确保支付甲方120万元的“经营总利润”即可。

  “开发商根本用不着投钱开发,他以那么便宜的价格拿到2000亩地,只需要转包就能赚很多钱。”农场职工邓明定说,据他了解,农场土地早已转了几道手。

  记者日前前往龙州乡农场原址看到,这片紧挨着公路的土地的确很受欢迎,有人承包栽培林木、沉香,有人承包种植木耳,还有的搞环保建材生产。

  农场职工反映,龙州乡政府坚持说当时已按标准对职工进行了安置,但实际的安置标准非常之低,且并未切实考虑这部分人的生计问题。

  65岁的老职工叶育柳说,当时的农场职工离开农村已有几十年,老家早已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土地也已分田到户,乡镇府一句“回原籍安置”便草草收场,实际上他们根本无法回到农村。

  叶育柳十1998年回到原籍村庄潭黎村后,无房无地,只能租用别人的土地种粮种菜,养牛耕地为生,因家中赤贫,两个儿子一直借住亲戚家中。

   历史问题谁来买单?

  龙州农场被解散职工反映,他们年事已高,打不动零工挣不到钱,希望政府能关心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养老、医疗、住房等后顾之忧。

  对此,曾多次与职工沟通的原定城镇镇长李德春表示,他十分同情职工们现在的处境,当年乡政府一次性安置职工的标准和现在的差别很大,户口、土地等安置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但也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和依据来安置的,职工也都签名领取了安置费。而且,当年县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引进了台商搞农业开发,50年的承包金一次性交完,合同无法更改。

  对于职工们的诉求,定城镇政府也在积极处理,定城镇镇长王启迪告诉记者,定城镇有36个乡镇企业存在职工安置问题,从去年开始,经过摸底调查测算,最终在今年上半年决定对全镇1000多名乡镇企业失业职工进行安置,按照新农保每年200元的缴交标准,给予每人3000元补助。

  对于这一安置办法,龙州农场被解散职工十分不满,认为这对于持有非农业户口的他们没有任何意义,给3000元也无法享受到新农保政策。

  日前,为了进一步表达对龙州乡农场、原定安林场和原仙沟林场职工生活的关心,定城镇政府从县财政申请到12万元生活补助金,每个农场发放4万元。

  对此,龙州农场被解散职工依然不愿“领情”,他们希望养老、医疗、住房均能得到妥善安排。一些职工代表表示,镇政府多次劝我们历史地看到这个“历史问题”,称县镇财力有限,要我们面对现实,但政府不应让职工来承担当年安置不善,及招商引资失败的后果。

  对此,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当前中央高度关注民生,对于群众向政府反映的各种困难,各级政府应妥善应对,尽可能依法创造条件关心解决,不能让他们再度失望。(记者 赵叶苹)

编辑: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