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 舍己为人

17.08.2014  01:54

编者按:总有一种 力量 让我们泪流满面。郭起森、林维勇、邓育军、李德海、梁统安、符传道、温和、庄华吉8位同志视人民如父母,视灾情如命令,奋勇冲锋在抗风救灾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省委、省政府追授他们“海南抗风救灾英雄模范”荣誉称号。让我们再次重温英雄的先进事迹,感受崇高,砥砺前行!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陈蔚林  整理

  危难时刻  彰显本色

  郭起森 

  1963年12月出生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人

  生前系昌江黎族自治县总工会法律保障部部长

  7月18日下午6时多,在乌烈镇白石村驻守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庄运龙调集人手,帮助疏散转移村中危难群众,51岁的昌江总工会保障部部长郭起森、57岁的昌江总工会财务部部长林维勇和59岁的昌江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李仁坚同车赶赴防台风救灾一线。

  当晚10时左右,全村300多户人中,有100多名危房户、五保户和住在低洼地带的农户被转移到安全区域。由于转移匆忙,饮用水和必备生活品不足,郭起森等三人自告奋勇,顶风冒雨要赶回县城石碌补充物资。

  林维勇开车,郭起森坐副驾,李仁坚坐在后排。一路上,雨越下越大。车行至石碌往昌化方向26公里+500米处,意外发生了。山洪漫过保平田洋的沟渠,从驾驶位一侧冲来,而另一侧,是早已成为汪洋的稻田。感觉不妙,李仁坚迅速顶着水的冲击力推开自己一侧的车门,同时大喊一声“跳车”,奋力跃出车外。

  待到自己的危情暂时化解,李仁坚回头大喊几声“林维勇”、“郭起森”,但风雨交加的夜晚,汪洋一般的稻田里,没有一点回声,刚才还在身边不远处的汽车,也快速被激流冲进无尽头的黑暗。

  郭起森所管工作,是帮助昌江1.6万名职工维护权益,但他同时还兼着帮扶中心主任一职。

  帮扶中心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危困职工解决生活和治病困难。每次接到申请到家中核实情况,郭起森对那些实在看不过眼的困难职工,总要先自掏腰包三百两百地伸出援手。他,一个月又能有多少收入?

  郭起森和林维勇生前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但却走得轰轰烈烈。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本色!

  一心为民  无惧风雨

  林维勇

  1957年4月出生  海南儋州市人

  生前系昌江黎族自治县总工会财务部部长

  7月17日上午,昌江总工会财务部部长林维勇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请缨,与同事郭起森、李仁坚一起前往联系点乌烈镇白石村开展超强台风“威马逊”防御工作。期间,他们与村委会干部一起密切关注台风汛情,随时做好应急准备;逐户检查灾情险情,组织不安全地带群众按照防汛预案及时转移。经过两天一夜不停歇的“作战”,全村105名群众(其中危房25户,五保户1户,低保户4户)被安全转移,108处低洼房屋得到有效加固。7月18日下午15时许,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登陆后,给昌江带来了历史罕见的最大降雨量,山洪爆发,全县告急!白石村虽也遭受重创,可村民无一伤亡,这让林维勇很是欣慰。

  但是被台风围困了7个多小时的白石村村民滴水未进,为了让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必要的生活用品,当天晩上10时多,林维勇与同事郭起森、李仁坚商量后,决定三人驾车返回县城拉运物资。一路上大风大雨,能见度不到三米,大小道路被树枝中断,河道浪涛汹涌,不少地块变成泥石流滑入沟道,但他们义无反顾,一边清理道路一边艰难前进。危难之际,三个人心里都牵挂着老百姓,也因为这份牵挂,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车子行至石碌镇往昌化方向约26公里处,突然而来的山洪将车子卷入路旁的水沟中,熟识水性的李仁坚艰难地爬出车门,慌乱中抓住了岸边的一株荆刺,在挣扎了一个小时后,被路过群众救起,而林维勇、郭起森却不幸殉职,倒在了为人民服务的救灾一线。

  林维勇同志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彰显了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也为海南开展灾后重建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平凡如歌  生命怒放

  邓育军 

  1981年5月出生  海南海口市人

  生前系海口市琼山区环卫工人

  在领导眼里,他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工人;在工友眼里,他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同事;在妻子眼里,他是个温顺爱家的好丈夫;在父母亲眼里,他是个孝顺厚道的好儿子……33岁的琼山区环卫局垃圾清运队司机邓育军,一个众人称赞的好人,在灾后清运垃圾时不幸因公殉职,留下7岁的残疾儿子和两个5岁的双胞胎儿子,同时留给父母、妻子和工友无尽的伤痛和怀念。

  邓育军,是海口市琼山区环卫局一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灾后的6天,邓育军连续奋战在清运垃圾的一线,脏活、累活抢着干,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就在台风垃圾突击清运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25日13时44分,他操作驾驶的垃圾车在澄迈县老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正常作业时意外倾覆,不幸遇难。

  今年是33岁的邓育军在琼山区环卫局清运队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同为环卫工的妻子利友香,深知丈夫的辛苦,连安心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所以每天下班后,她便赶紧做好饭菜送给丈夫。台风后,邓育军主动报名加入垃圾清运突击队。6天里,为争分夺秒将灾后的垃圾抢运走,邓育军几乎每天都是在其他清洁工装倒垃圾的间隙,才能扒两口饭吃。这段时间里,每天除了几个小时的休息,几乎都是在抢运垃圾的路上,照顾孩子的任务,则全部都落在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同为环卫工人的妻子利友香身上。

  虽然没法安心吃上一顿饭,无暇分身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但邓育军依然在超负荷工作,一天运送垃圾至少超4趟,有时看到其他工友尚未清运完,为减轻路段环卫工人的等待时间,主动舍弃下班的休息时间帮助抢运,经常工作到深夜。

  邓育军用生命诠释了岗位的意义、坚守的价值,用自己的无私奉献,短暂光辉的一生诠释了新时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甘于平淡的环卫工人精神。

  舍命堵坝  血染红旗

  李德海 

  1967年10月出生  福建省闽侯县人

  生前系国营南田农场红旗分场党委书记、场长

  今年,“威马逊”强台风来袭前后,红旗分场党委书记、分场长李德海始终把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一边指挥辖区各单位组织职工群众防风减灾,一边深入各单位督促检查和协助基层防风减灾。一连几天,都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风灾期间,辖区各单位无一人伤亡。职工称赞他是一个责任心强的好领导。

  辖区向阳队滚水坝是下游五个生产队1000多亩水田的生产用水来源。风前,他已多次带队实地查看,并组织堵漏。风后,他又多次实地查看水坝情况,甚至中午不休息,也会独自前往查看,确保了下游农业生产用水。职工群众称赞他是一个肯干、能吃苦的好干部。

  “威马逊”强台风给我省一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灾情发生后,他心系灾区人民,第一时间发动职工群众踊跃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他第一个带头捐款。职工群众称赞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的好人。

  7月24日16时10分左右,有农场群众向李德海反映,红旗大桥在施工中修建的一条便道,因路面被水浸泡,影响了农场及周边许多群众出行。7月24日下午,李德海赶到施工现场查看,发现是上游向阳队存水坝排水量过大导致。

  当天下午4时10分,李德海给红旗分场管水员罗文明打了个电话:“我在看坝。”就匆匆挂断了电话。4时30分,罗文明赶到水坝旁,只看到李德海的摩托车、衣服和手机,不见人影。他认得摩托车车牌号,确认是李德海。

  多位农垦系统领导赶赴现场,红旗分场党委副书记吴育龙和董开潘等,也在第一时间组织6人试图下水援救,但因太危险作罢。先后赶赴现场的多部门同志,也因缺乏专业设备而无法施救。当晚11时40分许,海军南海舰队特战大队58人携带特种装备赶到现场,经过50分钟的紧张搜救,于25日凌晨零时55分在水坝约4米深的排水口打捞出李德海遗体。

  忘我救灾  不辱使命

  梁统安

  1969年11月出生  海南海口市人

  生前系国营东昌农场综治办副主任

  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当日,梁统安和部门同事来到科室联系点18队、20队布置防台风工作,安排居住在危房当中的职工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即使在台风不断加强的时候,还在陆续地转移人员。当他得知18队70多岁的退休老职工王琼亿老人因记挂自己养在山上的羊,独自一人跑到山上守羊时,他二话不说,立刻顶着狂风暴雨赶到山上劝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当天他负责的两个队共有59人及时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7月20日,农场组织机关全体人员把机关周边倒伏的树木扶正,把台风吹落的残枝落叶清扫干净。尽管他知道,昨晚上因胸口疼痛难忍,差点就要拨打120,但是,他还是最早来到工地,重活累活他抢着干。综治办副主任苏海燕清楚记得:“他穿的迷彩服全都湿透了,豆大的汗珠还顺着袖口一颗颗地往下滴。他工作起来总是那么拼命。”而就在当天19时30分,他终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以身殉职。

  他其实是拖着病体在坚持工作。7月上旬梁统安已感觉身体不适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由于心血管狭窄,医生要求他立即做心血管放置支架手术。可就在7月15日,他得知超强台风“威马逊”即将袭击海南的消息,却再也呆不住医院了,不顾医生反对,强烈要求出院,第二天回到农场,他就马上投入到各项防风工作当中。  

  熟悉梁统安的同志都知道,他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认真负责,他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不论是信访调解,还是综治维稳;不论是突发事件处置,还是带好预备役队伍都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为此,他先后被农场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被琼山区人民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工作者。

  情系乡亲  人间大爱

  符传道

  1988年1月出生  海南文昌市人

  生前系文昌罗豆农场南洋村村民

  7月18日中午11时,文昌罗豆农场场部发出通知,要求农场各村委会组织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符传道决定响应场部号召,帮助干部转移群众,于是与同村在镇上上班的符芳展、符传芪三人一起向朋友借来一辆小车,由符芳展驾驶,三个年轻人顶风冒雨到村里接人。

  下午3时半台风登陆,雨倾盆而下,风怒吼不止,最令人恐惧的是,远处的海水正一点点地倒灌村庄。第一次回到村里已是下午四时多,接到7名村民后,顶着风雨艰难驶向罗豆圩。安置好群众,有人劝符传道不要再进村了,太危险。符传道说:“我们还是去看看,还有很多老人和小孩。

  这时,海水已经越涌越深,村民已经不敢再呆在屋子里,都在路边等他们回来,符传道他们成了村民唯一脱离险境的生命通道。第二次转移群众5人。到罗豆圩上时,村里的树木已开始被风雨折断,房屋也被掀毁,风雨更大了,母亲符霞担心地对符传道说:“风太大,能不能不要再出去了,太危险啊。”符传道笑着对母亲说:“妈,没事的,我再回去一趟,能够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吧。

  他第三次返回村里时共接到群众4人。离开村子的路上,海水已经冲得车子开始摇晃,符传道对车上的老人和孩子们说:“车恐怕开不了了,一会儿我们下车要手拉手往前走,千万不能散!

  7人马上下车手拉手在一起,车子被海水推向路边的田沟里,此时,洪水已经漫到了膝盖。突然,一阵强风猛烈地吹过来,一名七旬老人符财姑被狂风吹倒,符传道急忙赶过去施救,猛烈的强风奔人袭来,把符传道和老人吹倒,瞬时被洪水冲走了。大风过后,武警、村民和场部出动几十人,最终在距离事发地下游500米处涵洞里发现了符传道的遗体。

  符传道,用生命诠释了一名80后青年的思想道德光芒,平凡中彰显出伟大的人格品质。

  生命如炬  发光发热

  温和

  1968年2月出生  辽宁省绥中县人

  生前系海南电网公司总法律顾问

  温和,自2013年4月起担任海南电网公司总法律顾问。他立足本职岗位,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为加快电网发展、促进企业和谐倾注了满腔热血。他将法律和审计工作融入海南电网公司生产经营各环节,有效化解了一批潜在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使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一些案件得到依法解决,为海南电网公司法制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2008年1月,温和在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工作期间,主抓政策法规研究、北京市社会建设领域制度编制等工作。他参与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并牵头编制了北京市社会建设管理领域依法行政的系列制度。2011年9月,温和同志进入南方电网,他充分发挥经验优势,进一步完善法律工作体系,他主持完善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狠抓审计成果的转化落实,跟进做好年度审计发现问题后续整改、“三指定”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温和同志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凭借扎实过硬的专业素质、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将法律和审计工作更好融入公司的生产经营环节,一批潜在的经营、法律风险得到有效化解。363个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经营管理更加合法合规。38个关键岗位法律风险可控在控,法律案件胜诉率达90%,重要案件胜诉率保持100%,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案件基本解决,避免经济损失4215万元。

  今年7月18日,海南遭受了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电网遭到了严重破坏。在抗击“威马逊”台风中,温和同志始终亲临抢修现场,坚持靠前指挥,连续6天在海口供电局东山供电所一线指挥抗灾复电工作,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于2014年7月23日晚因公殉职,享年46岁,把年轻的生命留在海南这块热土,奉献给了海南电网的发展事业。

  忠于职守  默默奉献

  庄华吉

  1962年10月出生  海南海口市人

  生前系海口供电局龙华供电所抄表员

  庄华吉是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一名抄表工。34年来,他一直在一线岗位上 努力 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他为人厚道,不善言辞,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默默地奉献自己。他虽然平凡,但却很伟大。

  作为一名抄表员,他和其他同事一样,负责海口核心区的客户抄表收费和变压器线损管理等工作。他岗位“卑微”,工作却非常的勤恳、非常的尽职,并且总想做得比别人多。他把划分居民户数最多、任务最繁重的片区都“”给自己,他管辖的变压单位有154个,用户有3000多家,抄表收费和用电管理工作困难不少,所里曾经问过他是否分出去一些,他笑着没同意。他宁愿自己多吃点苦,也要让别人轻松一点。他几乎没有周末或休息日,他每一天都是繁忙的,每天工作几乎都十多个小时,多年来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次,也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干劲,所里下达的电费回收率指标是96%,他总能百分百完成。

  在“威马逊”来临前一天,庄华吉更是加紧工作,一早就带着工具包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检查用户用电设施安全,可他开始越发感到身体不舒服,但是他并没有对家人和领导说,仍坚守岗位为用户检查用电设施安全。细心的妻子发现他脸色不对劲,劝他上医院检查,庄师傅却说:“现在是一个岗配一个人盯,这工作要抓紧的谁能离得开!

  台风过后,海口遭受了“威马逊”的重创。作为一名有抗风经验的老供电工人,他眯起眼睛,望着肆虐的狂风暴雨,知道这个时候他更是不能离开岗位。在抗击“威马逊”台风抢险救灾复电工作中,庄华吉同志冲锋在前,马上投入到紧张的线路巡查工作中,发现故障点,立马向所里反馈,以便所里组织力量就行抢修,争取尽快恢复正常供电。连续3天马不停蹄地工作,庄华吉同志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突发,于7月19日晚以身殉职,享年52岁,把生命永远定格在抗风抢险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