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需“阳光普照”

10.06.2014  10:38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

  蔡荣生案揭开了“特招”腐败的冰山一角。记者调查发现,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已经成为“特招”腐败的重灾区,严重危害教育公平。

  据新华社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家长、老师以及各行各业为高考保驾护航的服务者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尽管高考所带来的应试教育、考试经济等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在教育资源不充足、不均衡的今天,要保障教育公平,高考制度暂时还是无法取代的。

  但是,接连发生的“特招”腐败案却在侵蚀这种公平。在人大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贪腐案东窗事发之前,吉林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于兴昌在学生择校、考试录取、调换专业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非法收受或索取他人财物共计953万元;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监察处原副处长谭博文,将69名未上线考生“弄进”大学……

  原本,自主招生等招生方式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却因为漏洞的存在而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通道。高招当中的权钱交易不仅仅伤害着教育公平,也搞坏了高校的风气,让原本纯净的校园变得污浊。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将会使得社会纵向流动的通道日渐狭窄,导致阶层固化,严重阻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人大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拍苍蝇打老虎”的反腐风暴已经从政府机关、央企国企扩大到了教育领域。只要监督缺失,就难免有人铤而走险,只有“伸手必被捉”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当权者的共识,清廉之风才有可能吹散社会环境当中弥漫的雾霾。

  记者调查得知,一些高校仍会留出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如果纪检监察机关能把“暗访”进行到底,相信就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线索,惩处高招录取中的暗箱操作。

  另外,向一些高校进行捐赠就可以成为所谓的“校董”,获得招生时的“点招”指标。而某些艺术类院校甚至“明码标价”,录取线每下浮1分收取1万元。这些钱,一部分进入个人的腰包,但也有一部分可能会进入高校的“小金库”。所以,要杜绝高招腐败,通过审计让高校小金库变得透明,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如果公办高校的每一笔收支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审计人员面前,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曝光出来。

  全国统一的高考为什么相对而言是最公平的?就是因为它的公开性,只有“阳光普照”才能杜绝暗箱操作,避免腐败滋生。除了财务公开,预防高招腐败的根本之策,还是要完善制度,让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进行。

  据前几天的《光明日报》报道,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助长不公平”,超九成被调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对于这样的呼声,相关部门理应高度重视,努力提高自主招生的公开性与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