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摆升学宴被通报为何引争议?

21.08.2014  18:50

  四川一女教师办升学宴被纪委通报,谎称不是党员引争议。当事女教师“谢某”哭了好几次:“真没有想到这么小个事情,闹得全国人民都晓得了。”

  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高考,凉山州盐源县小学教师谢某的女儿考上了复旦大学,她请了20多名亲戚朋友一起吃饭,结果被群众举报,盐源县纪委进行了制止。8月2日,凉山州纪委官方网站对谢某召集20多名亲朋聚餐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及通报曝光,并要求谢某作出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对该小学校长及主管局的局长进行诫勉谈话。

  十年寒窗苦,金榜题名喜。尽管历经扩招,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平民教育,褪去了原有的“天之骄子”光环,但当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家长的欣慰和欣喜之情还是难以言表,毕竟,金榜题名自古就是四大喜事之一,何况又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摆个“升学宴”或者“谢师宴”以示庆贺,也是人之常情。对老师表达感激之情也无可厚非。教师摆升学宴被通报引争议的原因即在于此。禁止升学宴是否应当法不容情?有人以“公权力不应过度侵犯私权”为由提出异议,言外之意,禁令禁止的是用公款消费和利用升学宴、教师宴敛财,若只是请亲戚朋友吃饭又有何妨?中国有句老话,叫此一时,彼一时。现实情况是,最近几年升学宴谢师宴已经变了味,而且有泛滥的倾向。升学宴成了“攀比宴”。“升学宴”、“谢师宴”、“状元宴”、“入伍宴”、“乔迁宴”、“生日宴”等宴请之风盛行,考个高中名校要请客,换了工作也要请客,各种各样的请客名目,令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在凉山,一直流行一个笑话。某人广发请帖,说儿子考上了学校要请客,客人到齐了,饭吃到最后,大家问,你儿子到底考上了哪所学校?对方的回答令人无语:考上了驾校。人家孩子升学都大摆宴席,自己不摆,面子上过不去;摆吧,又是劳力伤财,真是左右为难。如此,既加重了家庭负担,也易于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和奢靡之风。

  教师、公职人员作为受尊敬的群体,在道德操守方面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当地既然出台了《中共凉山州纪委、凉山州监察局〈关于重申严禁违规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及杜绝利用节假日公款消费的通知〉》,就不应该“违规办升学宴”。(陈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