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陪父母” 缘何知易行难

15.02.2016  09:43

  7天春节假期结束,除了身处特殊工作岗位的人们,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在春节期间全家团聚。那么,在这个春节假期里,每个人真正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多少呢?记者随机调查显示,20名受访者中可以放下手机全身心陪同父母的仅有3人。(2月14日《华商报》)

  面对原本负有亲情团聚寓意的春节民俗,尽管媒体早有“过年回家,请放下手机、多陪爸妈”的孝心提示,过往的公众舆论也不乏对“手机已成亲情沟通障碍”的诟病与反思,但仅有3人能够做到春节期间放下手机的“全身心”陪老,这不足七分之一的差强比例,表明“放下手机陪父母”的知易行难。缘何仍有不少国人不知珍惜一年仅有的团聚机会,不能心无旁骛地全天候陪同父母、沟通亲情?究其原因,除了难以抑制的“手机依赖症”,更不无受包括感恩缺失在内的认知误区影响。

  也许,在一些人的“感恩”认知里,父母依旧健康年青,难舍的母子亲情无需多此一举的沟通耕耘,孝亲敬老更是来日方长,不必惜时如金地急于表达。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孝敬父母不能等,对父母感恩行孝需要抓住每一刻机遇和每一个细节,陪爸妈看电视、嗑唠、购物、散步等是生活琐事,但却是能够让父母愉悦身心的孝意表达。

  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需要有对父母感恩示孝的紧迫感。坦白讲,“放下手机陪父母”表达的当为一种孝道境界。当国人具有了摆脱手机依赖的理性与常怀报恩父母的孝心,“玩手机”与“孝父母”并非一定要势不两立,而完全可以实现兼顾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