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支专业化蓝军部队  让七大军区吃尽苦头

22.07.2015  11:29
中国首支专业化蓝军部队  让七大军区吃尽苦头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资料图:中国蓝军部队

蓝军旅作战凶狠 被称为“草原之狼

年轻的蓝军旅,前身为北京军区第65集团军某装甲师,2012年在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的关心和支持下组建转隶,专职模拟主要作战对手,与陆军合成部队进行实战化的对抗演练,目前已做到“形神兼备”。其战法先进,作战凶狠,被外界称为“草原之狼”。

狼头”满广志是谁?

作为蓝军旅的“狼头”,旅长满广志是军事科学院首批国际战略学硕士。任职蓝军旅之前,他是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某机步团团长,曾全程参与解放军第一个信息化营、团、师的试点建设工作,是军内通晓信息化指挥,外军战术以及联合作战的高学历军事指挥人才。

陆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尽量做到“形神兼备

今年3月,满广志正式调任蓝军旅出任旅长,执掌这支特殊的精锐部队。他坦言感觉自己的压力更大了,因为蓝军旅是中国陆军的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主要是模拟我军的主要作战对手,从作战编组到阵地编程、力量配置,从作战思想到战术原则、行动要点等等,尽量做到“形神兼备”。他说,“蓝军要求重在演得像,打赢是其次。

七场演习蓝军六胜一负 胜率超85%

蓝军从装备等方面去模仿真正的作战对手,虽然不可能完全百分之百的做到,然而这种程度的模拟作战,还是让历次对阵蓝军的参演部队吃尽了苦头。去年,跨越2014·朱日和实兵对抗演习展开,七场演习对阵七大军区的七支劲旅,蓝军六胜一负,胜率超过85%。而据演习导演部统计,部分红军在演习结束后减员甚至高达70%,演习结果令人震惊。

演习告别汇报式“表演赛” 模拟真实战争

以往,中国军队的演习更像是一场“表演赛”。导演部设定预案,参演部队预演,此后按照既定方案进行。结果也被预先确定,作为进攻方的红军永远取胜,而守方蓝军败北,被称为“红必胜、蓝必败”。这样汇报式的演习模式脱离实际战场环境,并不具备训练和参考价值。而从跨越2014·朱日和军演开始,不设预案,不搞预演,一切都更向实战靠近。

此次跨越2015·朱日和军演,环节更多,内容更复杂。在传统的阵地攻防之外,导演部还增加了开进展开与城市要点夺控两个回合,以此模拟真实战争,覆盖完整作战流程。

蓝军优势有限 红蓝对抗趋向公平

前期侦察阶段,蓝军除了对地形地貌较为熟悉之外,优势有限。在装甲合成旅的核心王牌坦克上,蓝军装备更是差距明显。目前蓝军装备的是老式59坦克,尽管对火控系统进行了电子化改造,综合性能依然低于多支红军部队装备的新一代96式、99式主战坦克。但这并不会对演习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在模拟交战中,因主要依赖激光交战系统进行判定,所以传统武器装备的实际差距得以弱化,红蓝对抗也更趋向公平。

蓝军屡屡致胜 优势在于信息化系统

相比传统作战单位,蓝军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高度的信息化、网络化。蓝军单兵装备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个人终端,能够实时定位。蓝军指挥员装备有战场状况显示系统,能够获知地形、部署、战损等动态信息。坐镇移动指挥车,即可机动指挥整个战斗。

依靠信息化优势,启动强电磁干扰,在此次朱日和军演中,蓝军就屡次成功切断红军的通信指挥系统。

蓝军多变战法击中红军要害对抗演练价值远高于胜负输赢

没有事前预演,每次演习都由导演部均临时确定战场机动,疏散地域和交战地区,之后红蓝双方的作战行动完全自由,作战结果更是无法预料。

军演当中,蓝军并未进行传统的大规模集团作战,而是通过小分队袭扰,定点突袭等灵活多变的战法,击中红军要害。在红军奔赴营地的中途,导演部就授意蓝军进行袭扰。红军对于这样的突袭应对迟缓,被导演部扣分,并遭到导调员的强烈质疑。

此外,演习期间,蓝军特种作战分队还在入夜之后秘密突袭红军指挥所。这种不同以往的变化正是作战双方以及导演部最希望看到的,它的价值远高于胜负输赢。这样的对抗演练将给红蓝双方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战平台,在逼近真实的战场环境中,磨练意志品格,培育战斗精神。

不做表面文章反复打磨获得真正战场经验

允许出错,允许失败,并搞清楚错在哪?为何失败?这种思路之下,今年的跨越2015·朱日和军演当中,导演部甚至允许红蓝军“死而复生”,在战损过多后恢复部分兵力,继续进行演习,从中反复打磨,获得真正的战场经验。而在演习结束之后的复盘检讨当中,也不只是做表面文章。

红军指挥员温拥军坦言,有这样一支蓝军部队,对于全军部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没有这样强硬的对手,就激发不了部队的斗志,锻炼不出部队的能力。

蓝军旅需要更多时间和考验

目前,在已经结束的4场演习当中,蓝军依然保持极高的胜率。但打造一支更为专业、更为逼真的蓝军部队,绝非这一次演习所能完成。蓝军旅,还需要更多时间和更多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