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诺贝尔值得刻板教育深刻反思

21.09.2015  23:17

视频:2015搞笑诺贝尔奖揭晓 过减速带诊断阑尾炎    来源:安徽高清

  中新网9月21日电 香港商报21日刊文称,“如何用化学方法将熟鸡蛋变生”、“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可以在21秒左右完成排尿”……如果以上议题都是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研究,恐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你在逗我吗?”很遗憾,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是由一份美国幽默科学杂志所举办的“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奖项足以引起内地教育界的深刻反思。

  文章摘编如下:

  严肃不是科学代名词

  别看它加上了“搞笑”前缀,但其规格一点不低,不仅颁奖地点是名副其实的哈佛大学,连评委和颁奖嘉宾也多是实打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自1991年开始举行以来,“搞笑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几位曾经获得“搞笑奖”的科学家,最后真的成为了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科学也能“搞笑”?在大多数国人的传统印象中,科学家往往都是一批不善言辞、不茍言笑的人,尤其是那些获得伟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更是要么像陈景润一样“鞋子穿反了也不知道”的无我境界,将所有时间的专注在科学研究之上,仿佛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士;要么就像居里夫人一样,为了科学提取放射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俨然一位准备时刻赴死的勇士;最差的也要和牛顿一样,在进行科研的时候,永远不忘思考全人类的未来发展或者宇宙运行的最高法则。

  总而言之,一谈到“科学家”,中国人脑中总是很容易的联想起这些自小就熟悉的故事,浮现出一个个愁眉紧锁、辛苦劳作的严肃形象;一谈到“科学”,大家就先入为主的感到,这是一项绝非普通人就可以从事的苦大仇深的事业,更遑论能够从中研究出些“幽默感”来?

  应试教育亟待反思

  从好的方面来说,国人接受的上述教育,或许的确能够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对科学的尊重和崇敬。但问题是,这样的宣传也在不知不觉中令孩子们的学习与科学之间树立了一座看不见的鸿沟。一方面,它让很多孩子错误的以为,科学天然的就是沉重、严肃、刻板的,选择了科学就等于远离了欢乐、幽默、兴趣等等,将科学与痛苦划上了等号。

  另一方面,将科学的成就与清教徒式的生活、高度的自我克制、夸张的牺牲精神等等崇高行为联系在一起,客观上使科学仿佛成为了绝少数“学霸”才可以从事的事业,令大多数孩子对科学望而却步。

  所以,与外国时不时就见诸报端的“少年科学天才”相比,内地虽然不时出现“少年高考状元”,却绝少真正见到能够在科学领域闯出一片天空的“少年极客”、“少年科学家”。更重要的是,在如今内地的教育环境中,无数的家长与教师仍旧在不断的宣传这些陈腐的形象与价值。

  君不见,每到高考之前,内地学校中类似于“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算冲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这样的雷人标语仍旧是层出不穷,仿佛学习是一件“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

  而近期网民热烈讨论的内地校服“全球最丑”话题,其实也隐含着类似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孩子们不想穿的好看,也不是我们做不出漂亮的校服,而是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眼中,上学是去“寒窗苦读”,穿那么漂亮,除了会分散“学习精力”,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始人之一——Marc Abrahams在一次TED演讲中,说他创办搞笑诺贝尔奖的初衷十分简单,那就是表彰那些“能够让人笑,然后让人思考”的研究。虽然许多研究看似不正经,甚至是对研究经费的浪费,但是只要这些研究能够引发旁人持续的思考,进而产生对科学研究持续的关注和兴趣,那么距离真正的科学进步也就不会遥远。

  反倒是一味的过度渲染,将科学与苦大仇深、艰难困苦联系到一起,反倒会令许多原本可能会对科学感兴趣的潜力之星远离科研的道路,足以引起内地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流深)

编辑:王晓东